时间: 2025-05-01 15:1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0:02
原文展示:
目见之谓识,耳闻之谓知。奈何知与识,天下亦常稀。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眼睛看到的叫做认识,耳朵听到的叫做知道。然而知道和认识,在天下也是很少见的。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知识和认识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知识和认识在世间是稀有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邵雍探讨知识与认识的本质时所作,强调了知识和认识的珍贵和难得。
诗歌鉴赏: 邵雍的这首《知识吟》简洁而深刻,通过对比“目见”与“耳闻”来阐述“识”与“知”的区别。他认为,尽管人们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取信息,但真正的认识和知识却是稀有的。这反映了邵雍对知识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们认知能力的批判。诗歌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宋代理学家的思想深度和对人生哲理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视觉和听觉获取信息的方式,强调了真正的知识和认识的珍贵和难得。这反映了作者对知识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人们认知能力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