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5:54
昔日居邻招屈亭,枫林橘树鹧鸪声。
一辞御苑青门去,十见蛮江白芷生。
自此曾沾宣室召,如今又守阖闾城。
何人万里能相忆,同舍仙郎与外兄。
往日我和你住得相邻,招屈亭旁枫树林中橘树旁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我自从离开御苑,走出青门后,十次在蛮江边看到白芷盛开。
自那时起我曾多次受到朝廷的召唤,而如今我又守卫着阖闾城。
是谁在千里之外能够念念不忘,唯有同住一处的仙郎与外兄。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以骈文和古文著称,作品风格清新,富有哲理,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此时正值政治波动,曾因政见不合而被贬,生活在吴郡。此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在外生活的孤独与安稳之间的感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整首诗以回忆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开头两句描绘了故居的自然环境,枫林与橘树的交织,鹧鸪的鸣叫声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诗人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生活中。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离开朝廷后的生活,虽然被召回的次数很多,但如今却被贬至阖闾城,生活境遇的变化引发了对友人的思念。最后两句则感慨于即使身在万里之外,也无法忘怀过去的同伴与亲近的朋友,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深远的情感。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情怀,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即使身处异地,心中仍然惦念着过去的美好和亲友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招屈亭”位于哪个地方?
A. 长安
B. 吴郡
C. 洛阳
D. 成都
诗人对阖闾城的情感是?
A. 忧伤
B. 感慨
C. 自豪
D. 疏远
诗中提及的“白芷”是什么季节的花?
A. 春
B. 夏
C. 秋
D.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