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0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04:46
清淮南岸家山树,
黑水东边第一栽。
影近画梁迎晓日,
香随绿酒入金杯。
根留本土依江润,
叶起寒棱映月开。
早晚阴成比梧竹,
九霄还放彩雏来。
这首诗描绘了在清淮南岸的家乡种植桂树的情景。树木在黑水东边是第一棵栽种的,树影映在画梁上,迎接晨曦的阳光;桂花的香气随着绿酒飘散进金色的酒杯中。根系留在故土,依靠江水滋润,树叶在寒冷的棱角上反射出月光。早晚的阴影逐渐形成,像梧竹一般,而在高空中,还有彩色的小雏鸟飞来。
诗中提到的“九霄”和“彩雏”,其中“九霄”是指高空,象征着广阔和遥远的境界;“彩雏”则可以理解为美丽的鸟儿,象征着自由和灵动。这些意象常用于古代诗歌中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谏议,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政治家。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山水、咏物见长,作品充满哲理,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刘禹锡晚年曾任职于地方,生活相对清贫,常通过诗歌抒发对人生的感悟。
此诗写于刘禹锡在任职于地方时,因思念故乡和朋友而作。桂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美好,刘禹锡通过描写桂树的生长,表达对故土的留恋和对友人的怀念。
这首诗以桂树为主题,既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又蕴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开头两句简单明了地交代了种植桂树的地理位置,既有地方特色,又引人入胜。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桂花的香气与绿酒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环境中。
诗的后半部分则呈现了对桂树生长状态的细致观察,根深扎于故土,叶片在月光下闪烁,展现出桂树的顽强生命力。这种描写不仅反映了自然景象,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最后两句则将诗意推向高潮,暗示着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结合,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思考。通过对桂树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希望,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绿酒”代表什么?
诗中“九霄还放彩雏来”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