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乐天戏赠》

时间: 2025-05-02 14:27:35

诗句

才子声名白侍郎,风流虽老尚难当。

诗情逸似陶彭泽,

斋日多如周太常。

矻矻将心求净法,时时偷眼看春光。

知君技痒思欢宴,欲倩天魔破道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7:35

原文展示

答乐天戏赠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才子声名白侍郎,
风流虽老尚难当。
诗情逸似陶彭泽,
斋日多如周太常。
矻矻将心求净法,
时时偷眼看春光。
知君技痒思欢宴,
欲倩天魔破道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才子的声名与白侍郎相当,虽然年纪已大但仍然风流倜傥。诗情似陶渊明和彭泽的逸兴,斋日的闲暇也多如周太常。尽管心中渴求清净的法门,却时常偷眼欣赏春光。知道你心中有些不安分,想要欢庆宴饮,想请天上的魔神来破除道场的束缚。

注释

  • 白侍郎:即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 陶彭泽:指陶渊明和彭蠡,二人都因其诗歌而著称。
  • 周太常:周颙,唐代人,以风雅著称。
  • 矻矻:形容勤劳、用心。
  • 净法:指清净无为的修行之法。
  • 天魔:指神秘的力量或神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诗人,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时代感,常常表达出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与批判。

创作背景
《答乐天戏赠》写于刘禹锡与白居易的交往之时,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及对生活的感慨。诗中展现了唐代文人之间的友谊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不如意。

诗歌鉴赏

《答乐天戏赠》是一首生动而富有情感的诗,表达了刘禹锡对朋友白居易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以“才子声名白侍郎”直接点明了白居易的地位,巧妙地将自己与其并列,展示出一种自信和自我肯定。接着,刘禹锡以陶渊明和彭泽的逸兴来形容白居易,表明其诗情之高远,显示出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在诗中,刘禹锡写道“矻矻将心求净法”,表现出他在追求清净、理想生活的同时,也难免受到外界的干扰,时常“偷眼看春光”,这反映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而最后两句则幽默地道出朋友的“技痒”,想要欢宴的愿望,显示出对生活的热情与乐观。

整首诗在情感的抒发上非常自然,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唐代文人的风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才子声名白侍郎:把白居易比作白侍郎,意在突出其才华与声望。
  2. 风流虽老尚难当:虽然年纪渐长,但风流之态依旧。
  3. 诗情逸似陶彭泽:将其诗情比作陶渊明与彭泽的高雅。
  4. 斋日多如周太常:形容闲暇时光多,生活清闲。
  5. 矻矻将心求净法:勤奋地追求清净的修行之道。
  6. 时时偷眼看春光:偶尔偷看外面的春光,反映出对生活的向往。
  7. 知君技痒思欢宴:知道朋友心中渴望欢宴。
  8. 欲倩天魔破道场:想要请神明来破除束缚,反映出对自由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居易比作白侍郎,陶渊明与彭泽的逸兴,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音乐性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自由、欢愉生活的渴望,展现了唐代文人的风采与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象征生命、希望与美好。
  • 净法:象征清净、理想的追求与信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侍郎”是谁?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杜甫
  2. 诗中“诗情逸似陶彭泽”中提到的陶彭泽指的是哪个诗人?

    • A. 陶渊明
    • B. 杜甫
    • C. 李白
  3. 诗中的“天魔”是指什么?

    • A. 朋友
    • B. 神秘力量
    • C. 自然现象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琵琶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对比刘禹锡的《答乐天戏赠》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均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但在情感表达与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刘禹锡更为幽默、直白,而白居易则更为细腻、感伤。

相关查询

鹊桥仙(巧夕) 谒金门 西江月(立春) 江城子 朝中措(赋茉利) 瑞龙吟 醉桃源·柳 九日顾迂客雷阮徒招集吴山登高用昌黎人日城南登高韵 东荒田舍 登天平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骨肉私情 各人自扫门前雪 高台厚榭 枝结尾的成语 非字旁的字 熯天炽地 私逃 皿字底的字 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恶 谷字旁的字 遮天映日 靑字旁的字 润淤 威风凛凛 矛字旁的字 不测之罪 包含耗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