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8:37
登山临水分无期,泉石烟霞今属谁。君到嵩阳吟此句,与教二十六峰知。
这首诗的意思是:登山临水,没有时间的限制,眼前的泉水、石头和烟霞如今属于谁呢?当你来到嵩阳时,吟诵这句诗,愿这句话能让二十六峰的山峰也知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嵩山是中国有名的名山之一,素有"中岳"之称。诗中提到的“二十六峰”是嵩山的特征,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期望。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通俗易懂,关注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白话诗和乐府诗。白居易的作品常常揭示社会不公和人间疾苦,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因病在家,借此诗表达自己对友人(嵩客)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景色的向往。诗中描绘了山水之美,反映了他在病中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人心的相互映衬。首句“登山临水分无期”,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仿佛无论多长时间的攀登与徜徉都是值得的。接下来的“泉石烟霞今属谁”,则引发了对于自然归属的哲学思考,似乎在询问,眼前的美景到底归属于谁?这样的提问让读者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复杂而深远的。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最后一句“与教二十六峰知”,则仿佛是对友人的一种寄托与祝福,希望他能在嵩阳的山峰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哲理的思考,又有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白居易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自然与人心的联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珍视。通过对嵩山的描绘,彰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此诗的作者是谁?
“泉石烟霞今属谁”中的“属”是什么意思?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哪个地方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白居易的《送嵩客》和李白的《庐山谣》。前者更关注于友谊与自然的结合,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个体的孤独感。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色传达了作者的情感,但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