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时间: 2025-05-07 06:38:04

诗句

昔我过嵩麓,云移见诸峰。

种游未有日,想像曀霾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8:04

原文展示:

昔我过嵩麓,云移见诸峰。
种游未有日,想像曀霾中。

白话文翻译:

曾经我路过嵩山的山麓,云彩飘动中看见了众多的山峰。
虽然我还没有真正游玩过这些山,心中却已在朦胧的云雾中幻想它们的美丽。

注释:

  • 嵩麓:指嵩山的山麓,嵩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文化底蕴深厚。
  • 诸峰:众多的山峰,强调嵩山的壮丽景色。
  • 种游未有日:意为“尚未有游玩的日子”,表达了对游览的期待。
  • 曀霾:形容云雾朦胧的样子,渲染出一种若隐若现的美感。

典故解析:

嵩山自古以来就是道教、佛教和文人墨客所崇拜的圣地,许多文人都曾在此留诗作赋。诗中提到的“云移见诸峰”表现了山的神秘和壮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是苏轼的弟弟,擅长诗词、散文,文学风格多样,常以清新、洒脱著称。苏辙的作品常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辙晚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宋代,文人对山水的描写常常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的笔触描绘了嵩山的景色,然而却蕴含了深刻的情感。诗人通过“云移见诸峰”的描写,将自然的变化与心灵的感受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他对游览的渴望和对美好景象的向往。诗的前两句通过对云雾和山峰的刻画,展现了山的壮丽与神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种自然的魅力。

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期待与幻想,虽然未能亲自去游览,但内心的憧憬却已在心中构建了美丽的画面。这种“未有日”的遗憾感与“想像”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现了苏辙作为文人的细腻与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我过嵩麓:回忆曾经路过嵩山的山麓,带有怀旧的情感。
  2. 云移见诸峰:描绘云彩的变化,带出山峰的壮丽,展现自然的灵动。
  3. 种游未有日:表达了对游玩的期待与憧憬,隐含着人生的遗憾。
  4. 想像曀霾中:在模糊的云雾中想象山的美景,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云移”描绘了自然的变化,象征人生的无常。
  • 拟人:云与山峰似乎有了生命,表现了自然的和谐。
  • 对仗:前后句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遗憾的深刻反思,主题清新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嵩山:象征着高洁与伟大,代表自然的雄伟。
  • :象征变化、无常,表现出自然的神秘感。
  • :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的字是什么?

    • A. 子瞻
    • B. 子华
    • C. 子昂
  2. 诗中提到的“嵩麓”指的是哪个山?

    • A. 泰山
    • B. 嵩山
    • C. 华山
  3.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什么情感?

    • A. 厌恶
    • B. 向往
    •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但更侧重于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与苏辙的期待与幻想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苏辙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武陵客舍写怀 其一 送贾明谪三江 谒伍员庙 西湖怀古 寓怀 隆中对 大风 鸿鹄歌 送王贞 唐享昊天乐 第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直辞 烟霾 包含瘁的成语 午校 娇揉造作 凵字底的字 革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负才傲物 抖搐 精疲力倦 锡伯族 隹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少安无躁 贤才君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