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祁门》

时间: 2025-04-23 19:44:40

诗句

石梁平波心,金刹驾岩腹。

溪藤卷霜绘,山骨琢紫玉。

东堂有嘉名,窈窕窗纱绿。

落花扫无迹,蕉叶森似束。

主人甚爱客,挽袖语陆续。

冲雨出门去,役役媿童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4:40

原文展示:

祁门
——范成大

石梁平波心,金刹驾岩腹。
溪藤卷霜绘,山骨琢紫玉。
东堂有嘉名,窈窕窗纱绿。
落花扫无迹,蕉叶森似束。
主人甚爱客,挽袖语陆续。
冲雨出门去,役役媿童仆。

白话文翻译:

石梁横在平静的溪水上,金色的寺庙坐落在岩石的腹部。
溪边的藤蔓如同霜雪般装饰,山的骨骼如紫玉雕琢而成。
东堂里有美好的名声,窗纱透出绿意盈盈。
落花轻轻扫去不留痕迹,蕉叶郁郁葱葱像束缚在一起。
主人十分爱惜客人,拉着袖子和他聊个不停。
在雨中走出门去,心中感到对童仆的愧疚。

注释:

  • 石梁:指石头搭建的桥梁,平稳而坚固。
  • 金刹:金色的庙宇,传递出一种华丽之感。
  • 溪藤:溪边的藤蔓植物,给环境增添了生机。
  • :雕刻,形容山石的精美。
  • 东堂:指东面的厅堂,通常是居所的一部分。
  • 嘉名:美好的名声,形容地方或人的声誉。
  • 窈窕:形容女子的美丽,亦可指环境的优雅。
  • 蕉叶:指香蕉树的叶子,象征着热带的气息。
  • 役役:形容忙碌的样子。
  • 媿:感到羞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号涧田,浙江祁门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山水景色和田园生活,是“江南诗派”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祁门》创作于范成大游历故乡祁门时,表达了他对故乡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时代背景下,南宋时期政治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写景抒情,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归属。

诗歌鉴赏:

《祁门》以其清丽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故乡自然美的眷恋与向往。开头的“石梁平波心”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溪流景象,石梁与水面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接着,金色的寺庙“驾岩腹”,给人一种神圣和壮丽的感觉,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溪藤卷霜绘,山骨琢紫玉”两句更是将自然的美与人造之美结合,溪藤的细腻与山石的坚硬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自然景色的丰富多样。东堂的“嘉名”和“窈窕窗纱绿”则暗示了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底蕴与生活气息,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优雅与恬静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主人甚爱客,挽袖语陆续”与“冲雨出门去,役役媿童仆”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主人热情款待客人,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友谊;而在雨中出门,心中却感到对仆人的愧疚,表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与自省。这种情感的交融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梁平波心:描绘石梁架于静水之上,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2. 金刹驾岩腹:金色庙宇坐落在岩石中,展现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3. 溪藤卷霜绘:溪边的藤蔓如霜雪般美丽,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4. 山骨琢紫玉:山石如紫玉璀璨,表现了自然的伟大与精美。
  5. 东堂有嘉名:东边的堂屋声名远扬,暗示了地方的文化。
  6. 窈窕窗纱绿:窗纱透出绿意,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7. 落花扫无迹:落花无痕,暗示时光的流逝与无常。
  8. 蕉叶森似束:蕉叶繁茂宛如束缚,表现自然的繁盛。
  9. 主人甚爱客: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传达友好的情感。
  10. 挽袖语陆续:主人拉着袖子与客人交谈,表现亲切与热情。
  11. 冲雨出门去:在雨中出门,表现出一种生活的真实与艰辛。
  12. 役役媿童仆:对仆人的愧疚,表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形成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拟人:通过“主人甚爱客”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 对仗:如“落花扫无迹,蕉叶森似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故乡的自然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友谊和社会责任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梁:象征着稳定与坚固,连接着人与自然。
  • 金刹:代表着信仰与文化的象征,表现人文景观的影响。
  • 溪藤与蕉叶: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繁荣,传递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石梁平波心”中的“平波”指的是: A. 平静的水面
    B. 波涛汹涌
    C. 波浪起伏
    D. 水流湍急

  2. “金刹驾岩腹”中的“金刹”是指: A. 银色的庙宇
    B. 金色的寺庙
    C. 古老的庙宇
    D. 现代的建筑

  3. 诗中提到的“蕉叶”象征什么? A. 雨水
    B. 热带气候
    C. 贫穷
    D. 秋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1.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人们向往的理想生活与自然环境,但更偏向于理想化的隐逸生活。
  2. 李白《庐山谣》:在山水描写上更为豪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自由的精神。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遁泽雨中韵 其二 贫女怨 逍遥咏 歇马大径山 次韵杨仲彰见寄 乙丑中秋与山僧数辈自虎邱灵岩泛太湖登洞庭 和葛德裕寄纸觅兰四绝句 其四 有叹 六月二十五日会同官于贡院用前一绝分韵得相字 夏日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沦落风尘 蛮查 丿字旁的字 肥甘轻暖 齒字旁的字 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威武雄壮 歹字旁的字 纷纷攘攘 包含磐的词语有哪些 提土旁的字 相思树 评理 骨肉离散 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魄散魂消 殊形诡色 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