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7:36
赠张绘秘教九题·诗家
风月骚人业,相传能几家。
清心长有虑,幽事更无涯。
隐奥谁知到,陵夷即自嗟。
千篇如可构,聊擬当豪华。
这首诗表达了风月之美与诗人之间的关系,流传下来的诗人不知能有多少人。清净的心常常充满忧虑,幽深的事情更是无尽无休。隐秘的真理又有谁能够领悟,若是遭遇挫折只能自叹。若能写成千篇诗作,至少应能呈现出豪华的风格。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熙,号清风,浙江吴兴人,北宋著名诗人。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隐逸的人生理念闻名,代表作有《山中杂诗》等。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表达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林逋隐居的生活中,他与友人张绘的交流中,体现了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诗中提到的“风月”和“清心”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风月之美与骚人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理解与感慨。诗的开头以“风月骚人业”引入,暗示着诗歌创作的雅致与高尚,随后用“相传能几家”表达了对诗歌传承的思考,似乎在感叹真正的骚人并不多。接下来,作者通过“清心长有虑”来反映内心的忧虑,揭示了创作过程中的孤独与思索。他提到“幽事更无涯”,表明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常常面临无尽的困惑与挑战。
在诗的后半部分,林逋以“隐奥谁知到”抒发对深奥真理的渴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我遭遇的无奈,“陵夷即自嗟”透出一丝自嘲与悲凉。最后,他以“千篇如可构,聊擬当豪华”收尾,展现了对诗歌创作的期望与自信,即使面临困境,依然希望能创作出华美动人的诗篇。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林逋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诗歌的热爱,堪称宋代诗歌中的瑰宝。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诗歌创作与人生哲理之间的关系,表达了林逋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创作的坚持,展现了他对内心宁静与真理追求的执着。
“风月骚人业”中“骚人”指的是:
A. 平凡的人
B. 爱好诗歌的人
C. 隐士
D. 画家
诗中提到“陵夷即自嗟”表达的情感是:
A. 愉悦
B. 无奈和自嘲
C. 自豪
D. 激动
“千篇如可构,聊擬当豪华”暗示作者对诗歌创作的:
A. 拒绝
B. 无所谓
C. 期待与追求
D. 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