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7:07
片山兼水绕,晴雪复漫漫。
一径何人到,中林尽日看。
远分樵载重,斜压苇丛乾。
楼阁严城寺,疏钟动晚寒。
这首诗描绘了孤山雪后的景象:山水相依,阳光照耀下的雪花漫天飞舞。小路上没人来往,我在树林深处静静观望。远处有樵夫扛着沉重的柴禾,斜斜地压在了芦苇丛上。高楼和寺庙在寒冷的傍晚显得格外庄严,稀疏的钟声在空气中回荡,传来一阵阵寒意。
“孤山”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孤山,寓意孤独与宁静。诗中提到的“樵载重”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逸,号渔隐,晚号山人,浙江吴兴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特别擅长描绘山水田园的情景,并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政治动荡、士人生活压力增加之时,林逋通过描绘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超然与向往。
《孤山雪中写望》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诗,展现了诗人在幽静的山水之间感受到的宁静与孤独。全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幽的意境。开篇的“片山兼水绕,晴雪复漫漫”便勾勒出一个雪后晴朗的世界,既有山的雄伟,也有水的灵动,这样的组合为接下来的意象打下了基础。
“中林尽日看”一句,将视角聚焦在了诗人自己的感受上,暗示了他对周围环境的沉静观察。在接下来的描绘中,樵夫的形象出现,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生活的真实与忙碌,然而这种忙碌又在诗人的眼中显得格外宁静。
最后的“楼阁严城寺,疏钟动晚寒”总结了整个画面的氛围,钟声的疏离与寒冷的空气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种隐约的孤独与沉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雪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描绘的环境主要是:
“楼阁严城寺”中的“严”字主要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