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3:1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3:12:57
原文展示:
挽刘文蔚 先天妙义说来多,圣处工夫几切磋。 一点英灵长不昧,平生学力定难磨。 暮春风景堪闻瑟,尘世纷华付掷梭。 闻道南行缘底事,要从濂洛溉余波。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讲述了作者对刘文蔚的怀念和对学问的坚持。诗中提到先天妙义虽然深奥,但在圣贤之路上需要不断切磋。刘文蔚的英灵永远不灭,他一生的学识坚定难以磨灭。暮春的风景如同瑟音般动人,而尘世的繁华则如同梭子般转瞬即逝。作者听说刘文蔚南行,是为了继续在濂洛之间传播学问的余波。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家铉翁,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学问的执着和对友人的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了纪念和怀念已故的朋友刘文蔚而作,表达了对刘文蔚学问和精神的敬仰,以及对其离去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刘文蔚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对学问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诗中“先天妙义说来多”一句,既表达了对深奥学问的敬畏,也暗示了学问的无穷尽。“一点英灵长不昧”则强调了刘文蔚的精神永存,其学识和品德将永远被人们铭记。暮春的风景与尘世的纷华形成对比,突出了学问的恒久价值。最后两句提到刘文蔚南行,是为了继续传播学问,这不仅是对刘文蔚的赞扬,也是对学问传承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怀念。通过对比学问的恒久价值和尘世的短暂繁华,强调了学问的重要性和传承的必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先天妙义”指的是什么? A. 深奥的道理或学问 B. 尘世的繁华 C. 暮春的风景 答案:A
作者用“掷梭”比喻什么? A. 时间的快速流逝 B. 学问的传承 C. 暮春的风景 答案:A
诗的最后两句提到刘文蔚南行,是为了什么? A. 继续传播学问 B. 逃避尘世的纷扰 C. 欣赏暮春的风景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