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醉书其壁》

时间: 2025-04-25 07:58:01

诗句

去年冠盖长安道,客里因循过了梅。

今岁花开转多事,簿书丛里两三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58:01

原文展示:

醉书其壁
辛弃疾 〔宋代〕

去年冠盖长安道,
客里因循过了梅。
今岁花开转多事,
簿书丛里两三杯。

白话文翻译:

去年我在长安的街道上看到盛大的车马,
而我在客居之地随意游玩,经过梅花。
今年花开了许多,却又多了许多烦恼,
在繁忙的账簿中,我只能喝上两三杯。

注释:

  • 冠盖:指华丽的车马,象征着富贵显达的场景。
  • 因循:指随意游玩,漫无目的地度过时光。
  • :指梅花,象征着冬去春来,富有诗意。
  • 簿书:指账簿,暗示工作繁忙、应酬琐事。
  • 两三杯:表现出作者在繁忙中只能偶尔饮酒放松。

典故解析: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与权势。
  • 梅花:常用来象征坚韧与高洁,尤其是在严冬中绽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和诗人,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反映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辛弃疾感受到时间流逝和生活变幻之际,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思考。诗中体现了作者在事业与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烦恼。

诗歌鉴赏:

《醉书其壁》展现了辛弃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繁忙生活的无奈。诗的开头描绘了去年长安的繁华场景,作者以“冠盖”来形容当时的盛况,仿佛仍能感受到那份热闹与辉煌。而接下来的“客里因循过了梅”则展现了个人的游荡与随意,暗示着一种对生活的无所适从。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在“今岁花开转多事”中感受到生活的复杂与琐碎,花开虽然美好,但与之相伴的却是更多的忧虑与烦恼。最后的“簿书丛里两三杯”则表现了作者在忙碌与压力中寻求放松的无奈,醉酒成了短暂的逃避。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转化出深刻的哲理,表现了岁月无情与生活的压力,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辛弃疾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冠盖长安道:去年在长安,车马华丽,象征繁华盛世。
  2. 客里因循过了梅:在外地游玩,随意度过,经过梅花,暗示春天的到来。
  3. 今岁花开转多事:今年花开了很多,但生活却变得繁忙而复杂。
  4. 簿书丛里两三杯:在繁忙的账簿中,只能偶尔喝两三杯酒,表达无奈与放松。

修辞手法:

  • 对比:去年与今年的对比,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化。
  • 象征: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车马象征繁华与浮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复杂情感,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体现了辛弃疾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冠盖:象征繁华、权势。
  • :象征坚韧与高洁。
  • 簿书:象征繁忙与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去年冠盖长安道”中的“冠盖”指的是什么? a) 花朵
    b) 华丽的车马
    c) 书籍

  2. “簿书丛里两三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放松
    b) 忧虑
    c) 欢乐

答案:

  1. b) 华丽的车马
  2. a) 放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交织,但辛弃疾的表达更为豪放,而李清照则更显细腻与婉约。两位诗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各自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值得深入比较与研究。

参考资料:

  • 辛弃疾《稼轩长短句》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贡院上元 试院中秋夜月 归燕 拂云轩 秋雨喜霁 书怀呈同志 雪中泛舟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五 东湖留题 竹林斋 东湖留题 水鉴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税的词语有哪些 自作主张 邑字旁的字 韵事 打圈子 酉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横见侧出 旡字旁的字 神鬼不测 一再则宥,三则不赦 俭葬 包含醉的词语有哪些 矢下如雨 诗有别才 长算远略 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