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3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33:49
万里长鸣望蜀门,病身犹带旧疮痕。
遥看云路心空在,久服盐车力渐烦。
尚有高悬双镜眼,何由并驾两朱轓。
唯应夜识深山道,忽遇君侯一报恩。
我在万里之外长鸣向往蜀山的门口,虽然身体病弱,却依然带着过去的伤痕。
遥望那条云路,心中依然空荡不已,久服盐车的我逐渐感到疲惫。
尚有高悬的双镜,如何才能并驾齐驱两辆红色马车呢?
唯有在夜里才能认识深山中的道路,偶然遇见您,心中感恩不已。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者华,唐代诗人,和白居易友好,主张诗歌应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他的作品在语言上简练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稹身患疾病之际,面对身体的疲惫与生活的艰难,他怀念往昔的经历,同时表达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诗中流露出的病痛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中的挣扎与思考。
《贻蜀五首》中的这首诗在形式上虽简短,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复杂的心理。开头的“万里长鸣望蜀门”以一种渴望的姿态揭示了诗人对蜀地的向往,蜀门象征着理想与归属。而“病身犹带旧疮痕”则引入了诗人身体上的不适,暗示他对过去经历的怀念与痛苦。整首诗透过对远方的向往与对自己状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生活的无奈。
“遥看云路心空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尽管心中有理想,但由于身体的羁绊,无法轻易实现。而“久服盐车力渐烦”则通过盐车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生活的琐碎与劳累,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失落与疲惫。
最后几句“尚有高悬双镜眼,何由并驾两朱轓”则是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虽有希望与光明,但却因生活的艰辛而难以实现。最终的“唯应夜识深山道,忽遇君侯一报恩”则传达了一种感恩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仿佛在暗示即便身处困境,仍旧有温暖与支持的存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此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展现出人对未来的渴望与对友谊的感恩。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蜀门”象征什么?
“久服盐车”中的“盐车”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