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题袁机仲侍郎殿撰建溪北山四景·妙净庵》

时间: 2025-04-29 08:01:23

诗句

韩子不肯佛,饶操苦出家。

何如妙净老,紫橐碧莲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01:23

原文展示

韩子不肯佛,饶操苦出家。何如妙净老,紫橐碧莲花。

白话文翻译

韩子不愿意修佛,虽然操守清苦却出家为僧。相比之下,妙净老和尚就好得多,他的紫色药囊和碧绿的莲花更是令人向往。

注释

  • 韩子:指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因其生前不信佛教而著称。
  • 不肯佛:不愿意信仰佛教。
  • 饶操:操守清白,意指高洁的品行。
  • 苦出家:出家为僧是一种艰苦的选择。
  • 妙净老:妙净和尚,可能是指一位高僧,名字或许是虚构的。
  • 紫橐:紫色药囊,象征着高僧的药品或智慧。
  • 碧莲花:绿色的莲花,常常象征着纯洁与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寓意深刻,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许多知识分子对人生的意义和出家修行的选择感到迷茫。诗中通过比较韩愈和妙净老和尚,表达了对出家修行的不同看法,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两种人生选择。一方面是韩愈,作为一个有名的文学家,他因不信佛教而不愿出家,虽然他有高洁的品行,但也因此无法获得内心的宁静;另一方面,妙净老和尚则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他的存在代表着佛教的智慧与宁静。诗人通过对这两者的比较,不仅展现了对出家修行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紫橐碧莲花”,更是将佛教的理念与自然美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于出家与否的抉择的思考,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韩子不肯佛:指韩愈不愿意信仰佛教,表明他与佛教的决裂。
  2. 饶操苦出家:虽然他有高洁的品德,但出家生活是艰苦的。
  3. 何如妙净老:与妙净老和尚相比,韩愈的选择显得苍白。
  4. 紫橐碧莲花:妙净老和尚的生活象征着智慧与宁静,令人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韩愈与妙净老的选择,突显出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 象征:紫橐和碧莲花象征着佛教的智慧和纯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出家修行的思考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强调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韩子:象征着名士的世俗束缚。
  • 妙净老:象征着超脱尘世的智慧与宁静。
  • 紫橐:象征着高僧的智慧与医治人心的能力。
  • 碧莲花:象征着纯洁、高雅、美好的品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追求名利的人
    • B. 信仰佛教的人
    • C. 高洁的品行
    • D. 生活在山中隐士
  2. “紫橐碧莲花”主要象征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佛教的智慧与纯洁
    • C. 自然景色
    • D. 诗人的生活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 王维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苏轼

诗词对比

  • 《山中杂诗》:同样描写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 《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具有相似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赏酴糜醾有感 题汤泉二首 南歌子(三之二) 长相思·铁瓮城高 漫郎 游仙二首 南乡子 德清道中还寄子瞻 春词绝句五首 送裴仲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嶕峣 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矢字旁的字 无偏无倚 毋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活版 王字旁的字 陵厉雄健 靑字旁的字 文孙 共济世业 包含纹的词语有哪些 国利民福 羌戎 心有余悸 燕雀处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