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9:00
惜苦
孟郊
于鹄值谏议,以球不能官。
焦蒙值舍人,以杯不得完。
可惜大雅旨,意此小团栾。
名回不敢辨,心转实是难。
不惜为君转,转非君子观。
转之复转之,强转谁能欢。
哀哉虚转言,不可穷波澜。
在与鸥鸟相遇时,我想出谏言,却无法得到重用;
在与好友相聚时,我举杯畅饮,却无法尽兴而归。
可惜高雅的思想,竟在于这种小圈子。
名声无法分辨,内心的苦恼实在难言。
为了你,我不惜转身而去,然而这并非君子的所见。
转来转去,强行转变又有谁能快乐?
哀哉,这虚无的言辞,无法穷尽波澜。
本诗中涉及的典故不多,但其中“名回”可以理解为古代对名声的追求与对道德的考量,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代诗人,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著称。孟郊的诗风常带有悲悯情怀,作品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之时。诗人通过对自身遭遇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不满。
《惜苦》这首诗表现了孟郊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感悟。诗中使用了“转”这一意象,反复强调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诗人在与君主交流时的无力感、在朋友聚会中的失落感,展现了他对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诗句中流露出的哀伤与无奈,使整个诗篇充满了对人生苦痛的感叹。尤其是“转之复转之,强转谁能欢”,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追求却无法真正得到满足的心情,发出一种对人性深刻的思考。诗的最后一句“哀哉虚转言,不可穷波澜”,则是对人言浮夸、内心孤独的无奈呼喊,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在表达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透过个人遭遇反映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于鹄”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失落
C. 快乐
D. 忧伤
“转之复转之”中“转”是什么意思?
A. 转身
B. 变化
C. 旋转
D. 轮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