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题袁机仲侍郎殿撰建溪北山四景 其一 妙净庵》

时间: 2025-05-04 11:33:31

诗句

韩子不肯佛,饶操苦出家。

何如妙净老,紫橐碧莲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3:31

原文展示:

韩子不肯佛,饶操苦出家。何如妙净老,紫橐碧莲花。

白话文翻译:

韩愈不愿意皈依佛教,尽管他饶有风趣地出家修行。比起妙净老和尚来,倒不如他那一颗清净的心,如同紫色的橐子和碧绿的莲花一样纯净美丽。

注释:

  • 韩子:指的是韩愈,唐代著名诗人和思想家,他对佛教持批评态度。
  • 不肯佛:指不愿意皈依佛教。
  • 饶操:饶有风趣、情趣。
  • 苦出家:苦心孤行地出家修行。
  • 妙净老:指的是妙净和尚,代表一种超然物外的修行境界。
  • 紫橐碧莲花:紫色的橐子(古代药用植物)与碧绿的莲花,象征着清净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兼具幽默感和哲理,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描摹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交融的时代。诗人借用对比的手法,表达对高僧妙净老和尚的钦佩,反映了对修行与世俗生活的不同看法。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与出家修行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了韩愈不愿意皈依佛教,表现出一种对佛教的批判态度。接着提到饶操苦出家,显示出出家修行的艰辛与不易。然后,诗人转而赞美妙净老和尚,认为他的心灵清净如同紫橐与碧莲,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清净才是修行的真正意义。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出家人的心态和修行的境界。诗的最后一句“紫橐碧莲花”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向往清净心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韩子不肯佛:开篇即提到韩愈,暗示对世俗与宗教的反思。
  2. 饶操苦出家:强调出家修行的辛苦,却不一定能得到内心的安宁。
  3. 何如妙净老:转折句,提出对妙净老和尚的赞美。
  4. 紫橐碧莲花:用美丽的自然意象来比喻妙净老的心灵状态。

修辞手法:

  • 对比:韩愈与妙净老的对比,突出内心清净的重要性。
  • 意象:紫橐和碧莲代表了高尚与纯净的境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佛教的思考,表达了对修行高境界的向往,强调内心的清净和纯粹才是修行的真正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橐:象征高尚、纯净的品质。
  • 碧莲花:象征美好、清新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愈对佛教的态度是: A. 积极支持
    B. 不愿皈依
    C. 完全否定
    D. 不关心

  2. “妙净老”代表了什么? A. 出家人
    B. 世俗人
    C. 高僧
    D. 文人

  3. 诗中提到的自然意象“紫橐”和“碧莲花”象征: A. 纷乱的心绪
    B. 清净的心灵
    C. 美丽的风景
    D. 复杂的情感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探讨内心与外界的关系。
  • 王维《鹿柴》:以自然景色表达宁静的心境。

诗词对比:

  • 韩愈的诗与杨万里的诗相比,韩愈更侧重于对出家生活的批判,而杨万里则展现了一种向往清净的心态,体现了两者在思想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 《杨万里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酬梦得早秋夜对月见寄 答《桐花》 古意 书事咏怀 送陕州王司马建赴任(建,善诗者) 兰若寓居 双石 答裴相公乞鹤(一作酬裴相公乞予双鹤) 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仰荷圣泽,聊书鄙诚 九日题涂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放射性 包含排的成语 兰艾同焚 下车未几 扞格不通 木字旁的字 卓夺 犬字旁的字 积微成著 勘实 包含苯的词语有哪些 寸草不留 飞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顿脚捶胸 无任徒 玉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