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3:31
澹师昼睡时,声气一何猥。
顽飙吹肥脂,坑谷相嵬磊。
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
有如阿鼻尸,长唤忍众罪。
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
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 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
孰云天地仁,吾欲责真宰。
幽寻虱搜耳,猛作涛翻海。
太阳不忍明,飞御皆惰怠。
乍如彭与黥,呼冤受菹醢。
又如圈中虎,号疮兼吼馁。
虽令伶伦吹,苦韵难可改。
虽令巫咸招,魂爽难复在。
何山有灵药,疗此愿与采。
澹公坐卧时,长睡无不稳。
吾尝闻其声,深虑五藏损。
黄河弄濆薄,梗涩连拙鲧。
南帝初奋槌,凿窍泄混沌。
迥然忽长引,万丈不可忖。
谓言绝于斯,继出方衮衮。
幽幽寸喉中,草木森苯尊。
盗贼虽狡狯,亡魂敢窥阃。
鸿蒙总合杂,诡谲骋戾很。
乍如斗呶呶,忽若怨恳恳。
赋形苦不同,无路寻根本。
何能堙其源,惟有土一畚。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3:31
嘲鼾睡
澹师昼睡时,声气一何猥。
顽飙吹肥脂,坑谷相嵬磊。
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
有如阿鼻尸,长唤忍众罪。
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
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
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
孰云天地仁,吾欲责真宰。
幽寻虱搜耳,猛作涛翻海。
太阳不忍明,飞御皆惰怠。
乍如彭与黥,呼冤受菹醢。
又如圈中虎,号疮兼吼馁。
虽令伶伦吹,苦韵难可改。
虽令巫咸招,魂爽难复在。
何山有灵药,疗此愿与采。
澹公坐卧时,长睡无不稳。
吾尝闻其声,深虑五藏损。
黄河弄濆薄,梗涩连拙鲧。
南帝初奋槌,凿窍泄混沌。
迥然忽长引,万丈不可忖。
谓言绝于斯,继出方衮衮。
幽幽寸喉中,草木森苯尊。
盗贼虽狡狯,亡魂敢窥阃。
鸿蒙总合杂,诡谲骋戾很。
乍如斗呶呶,忽若怨恳恳。
赋形苦不同,无路寻根本。
何能堙其源,惟有土一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澹师的人白天睡觉时发出的鼾声,声音之大令人吃惊。狂风吹动着他的脂肪,仿佛大地上的山谷在相互碰撞。鼾声时而像雄狮的咆哮,时而如同不再发出声音的猛兽,每一次都让人感到更加震撼。这样的鼾声如同阿鼻地狱中的尸体,长久地呼唤着无法承受的罪责。马牛被惊吓得不能进食,百鬼都在等待着他的鼾声。木枕被鼾声压裂,镜子上生出了病痱。铁佛听后皱眉,石人也为之摇腿。谁说天地仁慈?我想责问真正的主宰。幽幽地寻找虱子,猛然间像海浪翻滚。太阳不忍直视,天上的神明都显得懒惰。鼾声时而如同彭和黥的呼喊,冤屈犹如腌菜。又如圈中的老虎,号叫着饥饿和痛苦。即使让伶伦吹奏音乐,也难以改变这种苦涩的旋律。即使巫咸呼唤,灵魂也难以归来。何处有灵药,能够治疗这种病痛,真希望能去采摘。澹公坐卧时,长久的睡眠毫无不安。我曾听到他的鼾声,深深担忧五脏会受到损害。黄河的水流细薄,梗塞不通。南帝初次挥动槌子,凿开了混沌的窍门。突然间长长的鼾声发出,深不可测。有人说这种声音绝对不会再出现,随后又接连不断。幽幽的喉咙中,草木茂盛。即使盗贼再狡猾,亡魂也不敢窥视门阀。混沌的世界杂乱不堪,诡谲而又危险。鼾声时而如同争吵,时而又显得恳切。形态各异,难以寻根究底。如何才能堵住这源头,唯有用一铲土来掩埋。
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是“古文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主张文以载道,反对骈文。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批判。
创作背景: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相交织。作者借助对鼾声的嘲讽,隐喻社会人心的麻木与沉睡,反映了对现实的批判。
《嘲鼾睡》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韩愈对鼾声的幽默与讽刺。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鼾声的巨大与令人窒息的影响。开头几句便用“声气一何猥”来直接表达对鼾声的强烈不满,接着通过“顽飙吹肥脂”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鼾声如风暴般的巨大与无情。诗人通过对鼾声的描述,揭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生存状态的麻木。尤其是“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将鼾声的影响扩大至周遭的动物和鬼怪,暗示着这种沉睡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对整个社会的无声控诉。
诗中反复提到的“何能堙其源”,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鼾声的无奈与愤怒,最终希望能找到灵药来治愈这种病痛,象征着对社会现象的希望与关注。整首诗以其独特的构思和生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讽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诗通过对鼾声的嘲讽,表达了对人们麻木不仁的生活状态的批判,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不满与希望。
韩愈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阿鼻”指的是?
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