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8:45
每爱孔北海,樽中常不空。
今无酒与客,唯有月兼风。
远色曾何隔,微凉亦已同。
更期三五夕,静坐接谈丛。
我常常喜爱北海的孔子,杯中总是充盈的美酒。
今天没有酒来招待客人,只有月光与清风相伴。
远处的景色何曾隔断,微微的凉意也已经相融。
更期待在三五的夜晚,静坐在一起畅谈诗文。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君复,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梅尧臣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而著称,特别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梅尧臣在政治、文化生活中的成熟期,诗中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月夜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精神生活与自然和谐的情怀。
《依韵和原甫对月见邀不至》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诗作,体现了梅尧臣的文人情怀与自然哲学。诗的开篇以“每爱孔北海”引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孔子的尊崇,暗示着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接着,诗人转入现实,叙述了没有酒与客的失落感,这一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月光和清风的陪伴,使得孤独的氛围中增添了一丝宁静与美好。
在第三句“远色曾何隔,微凉亦已同”中,诗人表达了即使有遥远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应依然存在。微凉的气候象征着人与自然的交融,诗人似乎在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句“更期三五夕”则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望交织的情感。
全诗通过描绘月夜的清幽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梅尧臣在孤独中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自然美的向往,既有对过往欢聚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美好时刻的期盼。
全诗围绕友谊、孤独与自然美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团聚的期待,同时也揭示了人在孤独时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
诗中“孔北海”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三五夕”指的是什么?
本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