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7:03
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
——梅尧臣
孟夏景苦长,与子舟中饮。
酒行三四巡,病呕聊就寝。
仲氏又发霍,洞下忽焉甚。
汤剂不能胜,闷绝口已噤。
我呕虽未平,惊走岂遑枕。
叫号使呼医,子怪亦莫谂。
遽白何至斯,葛巾推小品。
且尤食物间,膻腥失调饪。
所饷惟猪鸡,况此乏箘蕈。
以子独无恚,未必因滑渖。
稍觉阳脉回,栗肤犹瘮瘮。
傥其遂不起,孰肯谓素禀。
吾乡千里遥,幸免成贝锦。
在孟夏的四月,天气渐渐变得炎热,与朋友们在船上饮酒。喝酒三四轮之后,我因呕吐而不得不就寝。王正仲的病情又加重了,洞下觉得十分难受。汤药也无济于事,我闷闷不乐,嘴里已无声息。虽然我呕吐未愈,但惊慌之中又怎能安心入睡?呼喊着让人去请医生,朋友们也都无可奈何。怎么会变得如此呢?只因饮酒时没有注意,食物又太重腥。所提供的只有猪肉和鸡肉,偏偏缺少新鲜的蔬菜。你虽不生气,但也未必是因为饮食不当。稍微感到气脉恢复,皮肤依旧感到发热。若是再这样下去,谁能说我身体素质好呢?家乡在千里之外,幸好没有变得像海贝一样。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尧臣,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与律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社会政治,风格清丽飘逸。
此诗写于梅尧臣与友人饮酒时,正值孟夏,天气炎热,酒后却因身体不适而产生的烦恼,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身体健康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场酒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梅尧臣在与友人欢聚时的欢乐与苦恼。开篇就以“孟夏景苦长”的句子揭示了季节的炎热,同时引出与友人在船上饮酒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然而,随着“酒行三四巡”的推进,诗人因饮酒过量而感到身体不适,随后情绪由欢乐转为烦闷。
诗中运用细腻的描写,特别是在描述病痛时,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不快与无奈。王正仲病情加重,诗人虽有呼医之急,但朋友们也无能为力,显示出一种无奈的境地。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人对饮食的反思及身体状况的自省,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审视与反思。
整首诗虽然以饮酒为主题,但却蕴含着对健康和友谊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欢聚之余,展现了人情的脆弱和生活的无常,令人深思。同时,诗中对饮食的关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健康的重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对健康的关注。诗人在欢聚的表象下,隐藏着对身体虚弱的忧虑,反映出生活的复杂与无常。
诗中提到的“孟夏”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不得不就寝?
诗中提到的“葛巾”象征什么?
比较梅尧臣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表现了饮酒的场景,但李白更多地强调了个人的孤独与自由,而梅尧臣则在欢乐中展现了对健康的关注,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