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4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47:58
原文展示:
游九锁山·栖真洞 闻有真人白日升,洞天千古卓崚嶒。 顶高绝似撑华盖,穴暝初疑入武陵。 秋静石枰空晕藓,寒生泉缝忽悬冰。 依依谷口斜阳在,已觉熏风湿杖藤。
白话文翻译:
听说有位真人在白日升天,洞天福地千古屹立高耸。 山顶高耸仿佛撑起华盖,洞穴幽暗初入时疑是武陵源。 秋日静谧石棋盘上苔藓斑驳,寒气袭来泉水缝隙中突然挂冰。 依依不舍地离开谷口,斜阳依旧,已感到暖风和湿漉漉的藤杖。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字德阳,号霁山,浙江温州人。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之情,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描绘了游历九锁山的栖真洞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洞天的神秘与美丽。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多追求隐逸生活,林景熙通过描绘洞天的美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栖真洞的神秘与美丽。首联以“真人白日升”开篇,引出洞天的神秘色彩。颔联和颈联通过对洞天景色的具体描绘,如“顶高绝似撑华盖”、“秋静石枰空晕藓”,展现了洞天的幽深与静谧。尾联则以“依依谷口斜阳在”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留恋与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特色。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栖真洞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展现了洞天的神秘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这片美景的留恋与不舍,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隐逸情怀和自然审美。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真人白日升”指的是什么? A. 道家修炼成仙的人 B. 佛教的高僧 C. 儒家的圣人 D. 历史上的英雄 答案:A
诗中的“穴暝初疑入武陵”中的“武陵”指的是什么? A. 一个真实的地名 B.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理想国度 C. 一个神话中的地方 D. 一个古代的战场 答案:B
诗中的“顶高绝似撑华盖”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 答案:A
诗中的“依依谷口斜阳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洞天的恐惧 B. 对洞天的厌恶 C. 对洞天的留恋 D. 对洞天的无所谓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