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九锁山·栖真洞》

时间: 2025-04-28 18:47:58

诗句

闻有真人白日升,洞天千古卓崚嶒。

顶高绝似撑华盖,穴暝初疑入武陵。

秋静石枰空晕藓,寒生泉缝忽悬冰。

依依谷口斜阳在,已觉熏风湿杖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47:58

原文展示:

游九锁山·栖真洞 闻有真人白日升,洞天千古卓崚嶒。 顶高绝似撑华盖,穴暝初疑入武陵。 秋静石枰空晕藓,寒生泉缝忽悬冰。 依依谷口斜阳在,已觉熏风湿杖藤。

白话文翻译:

听说有位真人在白日升天,洞天福地千古屹立高耸。 山顶高耸仿佛撑起华盖,洞穴幽暗初入时疑是武陵源。 秋日静谧石棋盘上苔藓斑驳,寒气袭来泉水缝隙中突然挂冰。 依依不舍地离开谷口,斜阳依旧,已感到暖风和湿漉漉的藤杖。

注释:

  • 真人:指道家修炼成仙的人。
  • 洞天:道教中的神仙居所,指风景秀丽、幽深莫测的山洞。
  • 卓崚嶒:形容山峰高耸,峻峭。
  • 华盖:古代帝王的车盖,此处比喻山顶高耸如盖。
  • 穴暝:洞穴幽暗。
  • 武陵: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理想国度,此处比喻幽美的山洞。
  • 石枰:石制的棋盘。
  • 晕藓:苔藓斑驳的样子。
  • 熏风:暖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字德阳,号霁山,浙江温州人。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之情,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描绘了游历九锁山的栖真洞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洞天的神秘与美丽。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多追求隐逸生活,林景熙通过描绘洞天的美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栖真洞的神秘与美丽。首联以“真人白日升”开篇,引出洞天的神秘色彩。颔联和颈联通过对洞天景色的具体描绘,如“顶高绝似撑华盖”、“秋静石枰空晕藓”,展现了洞天的幽深与静谧。尾联则以“依依谷口斜阳在”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留恋与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特色。

诗词解析:

  • 首联:通过“真人白日升”引出洞天的神秘,以“洞天千古卓崚嶒”形容其高耸峻峭。
  • 颔联:用“顶高绝似撑华盖”比喻山顶高耸,以“穴暝初疑入武陵”形容洞穴幽暗,初入时仿佛进入武陵源。
  • 颈联:描绘秋日静谧的洞天景色,“秋静石枰空晕藓”形容石棋盘上苔藓斑驳,“寒生泉缝忽悬冰”则描绘寒气袭来时泉水缝隙中挂冰的景象。
  • 尾联:以“依依谷口斜阳在”表达对美景的留恋,“已觉熏风湿杖藤”则描绘了暖风和湿漉漉的藤杖,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顶高绝似撑华盖”,将山顶高耸比喻为撑起的华盖。
  • 拟人:如“依依谷口斜阳在”,赋予斜阳以依依不舍的情感。
  • 对仗:如“秋静石枰空晕藓,寒生泉缝忽悬冰”,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栖真洞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展现了洞天的神秘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这片美景的留恋与不舍,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隐逸情怀和自然审美。

意象分析:

  • 真人白日升:象征洞天的神秘与超凡脱俗。
  • 洞天千古卓崚嶒:形容山峰高耸,峻峭,象征洞天的永恒与高远。
  • 顶高绝似撑华盖:比喻山顶高耸如盖,象征洞天的高耸与庄严。
  • 穴暝初疑入武陵:形容洞穴幽暗,初入时仿佛进入武陵源,象征洞天的幽深与神秘。
  • 秋静石枰空晕藓:形容石棋盘上苔藓斑驳,象征洞天的静谧与古老。
  • 寒生泉缝忽悬冰:形容寒气袭来时泉水缝隙中挂冰的景象,象征洞天的寒冷与神秘。
  • 依依谷口斜阳在:表达对美景的留恋,象征洞天的美丽与诗人对它的不舍。
  • 已觉熏风湿杖藤:描绘了暖风和湿漉漉的藤杖,增添了诗的生动感,象征洞天的温暖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真人白日升”指的是什么? A. 道家修炼成仙的人 B. 佛教的高僧 C. 儒家的圣人 D. 历史上的英雄 答案:A

  2. 诗中的“穴暝初疑入武陵”中的“武陵”指的是什么? A. 一个真实的地名 B.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理想国度 C. 一个神话中的地方 D. 一个古代的战场 答案:B

  3. 诗中的“顶高绝似撑华盖”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 答案:A

  4. 诗中的“依依谷口斜阳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洞天的恐惧 B. 对洞天的厌恶 C. 对洞天的留恋 D. 对洞天的无所谓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隐逸之地,与本诗中的洞天有相似的隐逸情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秋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林景熙《游九锁山·栖真洞》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之地,但林诗更注重对洞天神秘与美丽的描绘,而王诗则更注重对山居秋景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林景熙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以对比理解隐逸情怀。
  • 《王维诗集》:收录了王维的《山居秋暝》,可以对比理解山居诗的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洛阳春色图题陈道复水墨牡丹 洛阳春 洛阳春吟 洛阳春吟 洛阳春吟 洛阳春吟 洛阳春(丁香花) 重叠金(春游) 重叠金·题小桥花史月下吹箫图 重叠金·荷花生日集扶荔园,为媚雅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字旁的字 猢狲入布袋 宋之的 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礌礌落落 浪子回头金不换 洁行 包含忍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方都 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雾敞 耳刀旁的字 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壳囊 推枯折腐 欠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