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 其十》

时间: 2025-05-09 07:22:55

诗句

权臣坐偃月,弃官如飘蓬。

及兹颠沛秋,翻然挺孤忠。

一死未得所,网罗挂秋鸿。

渡淮已不食,蜕槁夷齐风。

何人续迁史,表为节义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7:22:55

原文展示: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 其十 林景熙 〔宋代〕 权臣坐偃月,弃官如飘蓬。 及兹颠沛秋,翻然挺孤忠。 一死未得所,网罗挂秋鸿。 渡淮已不食,蜕槁夷齐风。 何人续迁史,表为节义雄。

白话文翻译:

权臣坐在偃月形的椅子上,放弃官职如同飘荡的蓬草。 到了这颠沛流离的秋天,他反而坚定地展现出了孤独的忠诚。 他的死未能得到应有的位置,就像网罗中的秋鸿一样。 渡过淮河后已经不再进食,他的遗体干枯,有着夷齐的风范。 谁来继续编写迁史,将他表为节义的英雄。

注释:

  • 权臣:指掌握大权的官员。
  • 偃月:半月形。
  • 飘蓬:比喻行踪不定,如飘荡的蓬草。
  • 颠沛:困顿,流离失所。
  • 孤忠:孤独而坚定的忠诚。
  • 秋鸿:秋天的雁,比喻遭遇困境的人。
  • 蜕槁:尸体干枯。
  • 夷齐:指伯夷和叔齐,古代节义的典范。
  • 迁史:指编纂历史。

诗词背景: 林景熙是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忠诚与节义的赞颂。诗中通过权臣的形象,表达了对忠诚和节义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权臣的形象,展现了在动荡时代中坚守忠诚和节义的艰难。诗中“弃官如飘蓬”和“翻然挺孤忠”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主人公在逆境中的坚定立场。后文通过“一死未得所”和“网罗挂秋鸿”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最后两句提出了对历史的期待,希望有人能记录下这样的节义英雄,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重视和对英雄的敬仰。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权臣坐在偃月形的椅子上,形象地描绘了权臣的威严和地位。
  • 第二句用“飘蓬”比喻弃官后的无依无靠,形象生动。
  • 第三句至第六句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主人公在逆境中的坚定和悲剧。
  • 最后两句提出了对历史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节义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弃官如飘蓬”和“网罗挂秋鸿”。
  • 对比:如“弃官如飘蓬”和“翻然挺孤忠”。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在动荡时代中坚守忠诚和节义的英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重视和对英雄的敬仰。

意象分析:

  • 偃月:象征权臣的威严和地位。
  • 飘蓬:象征弃官后的无依无靠。
  • 秋鸿:象征遭遇困境的人。
  • 蜕槁:象征尸体干枯,节义的象征。

互动学习:

  1. 诗中“弃官如飘蓬”中的“飘蓬”比喻什么? A. 权臣的威严 B. 弃官后的无依无靠 C. 秋天的雁 答案:B

  2. 诗中“翻然挺孤忠”表达了什么? A. 权臣的威严 B. 弃官后的无依无靠 C. 在逆境中的坚定立场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达了在逆境中的坚定立场和对国家的忠诚。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林景熙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碧筒酒次韵柬傅曰会中书 大雨亨大诗屡至叠前韵 徐竹窗挽诗 送张天瑞福建参议 体斋赏莲次韵廉伯宫谕 和侍郎尹公留别韵三首 其三 和侍郎尹公留别韵三首 其二 和侍郎尹公留别韵三首 其一 谢于乔送杨梅乾无诗用前韵奉索 馈佩之新笋用前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竹字头的字 先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穴宝盖的字 巧偷豪夺 墙阴 拨调 死而无怨 谦以下士 鼓字旁的字 士死知己 露木 幽沦 臭味相投 人民画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