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2:30
双倚妆楼宝髻垂。
佩环依约下瑶池。
鬓边斜插碧蝉儿。
不嫁东风苏小恨,
未圆明月柳娘悲。
舞休愁叠缕金衣。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倚靠在妆楼上,头发披垂,佩戴着精美的环饰,仿佛从瑶池中走出。她的鬓边斜插着一只碧绿的蝉儿。她对东风的情感未能圆满,不愿嫁给苏小,带着一丝忧愁;而未能如明月般圆满的柳娘也在悲叹。舞蹈停止了,愁绪又如缕金衣般叠加在心头。
陈允平,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创作风格多以细腻柔美见长,常表达对爱情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之时,女性地位逐渐提高,诗人可能借此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及对未能如愿的惆怅。
此诗以女子的妆扮和情感为中心,展现了她的美丽与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的“双倚妆楼宝髻垂”描绘出女子优雅的姿态,仿佛她是从仙境走来的美丽。接着“佩环依约下瑶池”将她的高贵与纯洁进一步渲染,形成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形象。随着诗句的展开,女子的心情逐渐显露出忧伤,尤其是“不嫁东风苏小恨,未圆明月柳娘悲”两句,直接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无奈与惆怅,令人心生怜惜。最后一句“舞休愁叠缕金衣”更是将她的愁苦与美丽结合在一起,仿佛她的舞蹈因愁苦而停滞,金衣的华丽与内心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诗围绕着女子的美丽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美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
“双倚妆楼宝髻垂”描绘的是谁的形象?
“佩环依约下瑶池”中的“瑶池”象征什么?
“不嫁东风苏小恨”中,东风象征什么?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陈允平的《浣溪沙》更侧重于描绘外在的美与内心的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关注于个人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流露。两者都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情感,但表现手法和情感深度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