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3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34:36
宿汤泉示真师二首 其二
李之仪
粥后复就枕,梦中还在家。
老身知自妄,病厌事如麻。
渐觉同刍狗,终当悟宝车。
何妨蓦直去,细啜赵州茶。
吃过粥后又回到床上,梦中依然在家里。
我知道自己妄想,因病感到烦恼如麻。
渐渐感到自己如同草狗,终究会领悟到真正的智慧。
何妨就这样直去,慢慢品味赵州的茶。
李之仪,宋代诗人,字仲明,号静斋,晚号松隐,江西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善于描绘山水和生活场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身处汤泉时,表现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尤其是在疾病的困扰下,反映出他对现实与理想的追求。
李之仪的《宿汤泉示真师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在生活琐事与内心沟通中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如“粥后复就枕”,引入了深邃的哲理。诗人以梦境和现实交织的方式,呈现出对自我反省的洞察。
在“老身知自妄,病厌事如麻”中,诗人坦诚地表达了他对自身妄想的认识,借用“病厌事如麻”来形容内心的烦恼,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无奈与痛苦。这种情感的真实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意识到生命的无常与自我价值的低下,提到“渐觉同刍狗”,这是对自身价值的深刻反省,表现了诗人对自我存在的质疑。然而在最后一句“何妨蓦直去,细啜赵州茶”,则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仿佛在告诫自己和读者:面对生活的烦扰,不妨放下执念,品味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整首诗在情感上转折明显,虽有沉重的自省,却又不乏轻松的解脱,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哲学思考。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反思与自我解脱,表达了作者在生活中经历困扰后,最终选择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李之仪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渐觉同刍狗”中的“刍狗”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赵州茶”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