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3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38:25
居士留我宿,虚堂照一灯。
如逢永平梦,仍对竹兰僧。
彷佛三无愠,间关百不能。
平明失檐溜,欢喜话金陵。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居士邀请我在他空旷的厅堂中住宿,只有一盏灯光照亮四周。仿佛像是在永平的梦中一样,依然与竹林中的僧人交谈。此时心中似乎没有任何愤懑,尽管彼此之间有很多无法沟通的事情。清晨时分,我失去了屋檐下的流水声,心中却欢喜地聊起了金陵的往事。
“永平梦”可能与古代的理想社会或安宁生活有关,借此表达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竹兰僧”则体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隐士生活。
李之仪,字子仪,号山叟,宋代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和人际关系,常常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写于李之仪与友人相聚之时,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满足。可以看作是对朋友情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真谛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分享生活点滴的愉悦。开篇以“居士留我宿”引入,展现出一种温馨的友谊氛围。接着以“虚堂照一灯”描绘出幽静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安宁恬淡的气氛。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述住宿的场景,更是在表达心灵深处的安宁与满足。
“如逢永平梦”一句,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仿佛身处梦境一般,令人向往。此时他与“竹兰僧”的交流,象征着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接下来的“彷佛三无愠”,更是体现出一种忘却世间烦恼的境界,仿佛一切都是那样的轻松自在。
最后两句“平明失檐溜,欢喜话金陵”则展现了诗人对金陵的思念与赞美,金陵不仅是地理的存在,更是诗人心中美好记忆的承载。整首诗在轻松的氛围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环境和朋友之间的交流,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反映出诗人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居士”指的是:
A. 学者
B. 修行者
C. 武士
D. 商人
“平明失檐溜”中“平明”意指:
A. 白天
B. 晴朗
C. 清晨
D. 明亮
诗中提到的“竹兰僧”象征着:
A. 友谊
B.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C. 忍耐
D.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