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9:09
和实之读邸报四首
作者: 刘克庄
穿凿彊挥麈,跳梁勇执弓。
矫诬天亦怒,驱逐国为空。
笑里刀常有,盟边甲已衷。
拾遗端可拜,诛佞笔生风。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政治动荡、谣言四起的社会现状。首句说的是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而强行捏造事实,甚至不惜使用极端手段。接着提到这些谣言让天神也为之愤怒,国家因此变得虚弱。诗中还提到一些表面和善的人背后却藏着刀刃,盟约的真诚已然不再。最后,提到捡拾遗失的东西是值得尊敬的,而那些能够用笔诛伐奸邪之人的才华则如风一般生动。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士英,号道隐,宋代诗人,属于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风刚劲有力,往往关注社会现实,常常表达对时局的不满和对正义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对此深感忧虑。他通过诗歌表达对谣言与不正之风的愤慨,以及对真理与正义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政治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忧虑。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强烈的动词和形象的比喻,表现了谣言和诬蔑对社会和国家的侵蚀。接着,诗人通过“笑里刀常有”的意象,揭示了表面和善的人可能隐藏的阴险与狡诈,表现出对人性的深刻怀疑。最后,诗人强调了捡拾真理的重要性,认为那些能够用才华驳斥谗言的人,值得尊敬和崇拜。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分析,也有对正义与真理的渴望,展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笑里刀常有”用来形容表面和善的人的内心阴险,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谣言对社会的危害,以及对正义与真理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穿凿”的意思是:
A. 自然拼凑
B. 强行捏造
C. 认真分析
D. 平淡无奇
诗中提到的“笑里刀”主要是指:
A. 和善的人
B. 背叛者
C. 直接的敌人
D. 忍耐的人
“盟边甲已衷”中的“盟边”是指:
A. 战争的边界
B. 友谊的约定
C. 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D. 个人的承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诗在情感上更为直接,杜甫则更沉重地反映了国家的衰败与个人的无奈。两者都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但刘克庄的表现更加积极,呼吁人们关注真理与正义。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