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跋至能所书西湖洞天事》

时间: 2025-05-05 15:20:36

诗句

西湖天下奇绝处,定有老仙时下观。

重来俯仰已陈迹,但见孤山烟雾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20:36

原文展示:

西湖天下奇绝处,定有老仙时下观。
重来俯仰已陈迹,但见孤山烟雾漫。

白话文翻译:

在西湖这个天下绝美的地方,肯定有老仙人曾在此游览观赏。再一次来到这里,俯视仰望,早已是旧日的痕迹,只见孤山上烟雾缭绕,景色迷蒙。

注释:

  • 西湖:指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 老仙:指道教中的老仙人,常常代表着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隐士。
  • 重来:再次来到此地。
  • 俯仰:指低头和抬头,意为观察周围的景物。
  • 陈迹:指过去的痕迹、遗迹。
  • 孤山:西湖中的一座小山,因其形态独特而著称。
  • 烟雾漫:形容山间的雾气弥漫,景色朦胧。

典故解析:

  • 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寓意着人们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 老仙:在中国文化中,老仙常代表着智慧与长寿,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豪放派和清新的风格而闻名,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方岳游览西湖时,表达了他对西湖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历史与人文的追思。

诗歌鉴赏:

《跋至能所书西湖洞天事》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西湖的奇绝之美。诗人首先以“天下奇绝处”来形容西湖的美丽,表明其在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接着提到“老仙”,使人联想到那些曾在此处游览的高人,增添了诗的历史厚度和文化深度。重来之时,诗人俯仰之间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孤寂与遗憾,无法再见昔日的辉煌,只剩下“孤山烟雾漫”的朦胧景象。这一描述不仅传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向往,更反映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感伤,使整首诗具有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湖天下奇绝处:开篇就点明西湖的美丽无与伦比。
  2. 定有老仙时下观:暗示古代高人曾在此游赏,增添了历史感。
  3. 重来俯仰已陈迹:诗人再次来到西湖,感慨往日的痕迹已然模糊。
  4. 但见孤山烟雾漫:最终只剩孤山的烟雾,形成一幅朦胧的意境。

修辞手法:

  • 对比:先是提到美丽的西湖,再到孤山的烟雾,形成了从繁华到寂寥的对比。
  • 意象:孤山与烟雾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历史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着美丽、宁静和人文气息。
  • 老仙:象征智慧与超脱,表现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
  • 孤山:象征孤独和沉思,反映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湖在诗中被称为什么? A. 天下奇绝处
    B. 美丽的景点
    C. 仙人的居所

  2. 诗中提到的“老仙”代表什么? A. 道教的高人
    B. 一位诗人
    C. 美丽的女性

  3. “重来俯仰已陈迹”表达了什么感情? A. 忧伤
    B. 快乐
    C. 兴奋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望岳》相比,方岳的诗更集中于对环境的感受,而杜甫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壮志豪情。两者均体现了对自然的敬仰,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欣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上邵宝文 上黄任道 上杭帅吕舍人 上聱隅先生 山中 山中 弱弱谁氏子 日益无聊赖偶成呈子长 日蚀 秋日偶成呈杜子长显之兼简仲美刘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砘子 守财奴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士字旁的字 鲁女泣荆 山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无所不至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自食其恶果 皿字底的字 上不上,下不下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包含叽的词语有哪些 禀见 母字旁的字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街谈市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