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寒食后北楼作》

时间: 2025-05-02 13:57:02

诗句

园林过新节,风花乱高阁。

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57:02

原文展示:

寒食后北楼作
作者: 韦应物

园林过新节,风花乱高阁。
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的是寒食节后,诗人站在北楼上所见的景象。园林经过新春的节日装点,春风吹拂,花瓣在高阁上飞舞。远处传来击鼓的声音,马球场上传来欢快的乐曲,彰显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古代节日,禁止生火,食用冷食。
  • 园林:指公园和花园,这里指的是春天新装的花园。
  • 新节:指新春的节日。
  • 高阁:高楼,诗人所处的地方。
  • 蹴鞠:一种古代的足球游戏,这里指的是军中娱乐活动。
  • 军中乐:指军队中的音乐和欢快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2),字子云,唐代诗人,字词清新,风格独特。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诗人在这个时节写下此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节日气氛的感受。诗中描绘的场景与节日活动构成了生动的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寒食节后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园林过新节”的描写,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节日的气氛,令人感受到一种生机勃勃的活力。接下来的“风花乱高阁”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春风拂过高楼,花瓣飞舞的动人画面,仿佛让读者置身于这幅美丽的春景之中。

而“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则将视线从静谧的自然转向热闹的人群,表现了节日的欢快气氛。击鼓声和蹴鞠声交相辉映,象征着人们在节日中尽情享受生活的喜悦。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欢快与宁静的交织。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春天的温暖,又有节日的欢快,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园林过新节”:描绘了节日后的园林,意在表现春天的生机。
  2. “风花乱高阁”:春风吹拂,花瓣飞舞,更加突出了春天的美丽。
  3. “遥闻击鼓声”:通过远处的声音引入人群的欢乐场景。
  4. “蹴鞠军中乐”:描绘了军中活动,表现了节日的热闹和欢快。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园林”和“高阁”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风花”象征春天的美好。
  • 音乐性:击鼓声与蹴鞠乐的结合,营造出欢快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群活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节日的喜悦,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园林:象征春天的生机和节日的美好。
  • 风花:象征春风的温暖和花开的生机。
  • 高阁:象征着人们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击鼓声:象征着节日的热闹与欢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清明节
    • C. 寒食节
    • D. 端午节
  2. “蹴鞠”指的是什么活动?

    • A. 游泳
    • B. 踢球
    • C. 骑马
    • D. 跳舞
  3. 诗中描绘的高阁有什么特点?

    • A. 低矮
    • B. 古老
    • C. 高耸
    • D. 破旧

答案:

  1. C. 寒食节
  2. B. 踢球
  3. C. 高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以高楼为背景,描绘了远方的美景,但更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象。
  • 《春望》:反映了战争与动乱的背景,情感更为沉重,与《寒食后北楼作》的欢快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冬夜集赋得寒漏 奉和对雪(一本作奉和王相公喜雪) 杂言迎神词二首。迎神 题竹扇赠别 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 送柳八员外赴江西 题陈胜林园 酬李司兵直夜见寄 送郑二员外 送王翁信还剡中旧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百为群 私丧 贪滥 石字旁的字 酃渌 包含案的词语有哪些 偷合苟容 啸傲林泉 不留痕迹 邪谋 包含碧的词语有哪些 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量己审分 现买现卖 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