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郡中西斋》

时间: 2025-04-22 02:10:47

诗句

似与尘境绝,萧条斋舍秋。

寒花独经雨,山禽时到州。

清觞养真气,玉书示道流。

岂将符守恋,幸已栖心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2:10:47

原文展示:

郡中西斋
作者:韦应物 〔唐代〕

似与尘境绝,萧条斋舍秋。
寒花独经雨,山禽时到州。
清觞养真气,玉书示道流。
岂将符守恋,幸已栖心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纷扰,独自生活在清静的斋舍中。秋天的斋舍显得萧条寂寥,寒冷的花朵孤单地经历着雨水的洗礼,时不时有山里的鸟儿飞来。诗人用清酒来养生,读着书来启迪心智。难道还会执着于符咒之类的东西吗?自己已经在心灵的幽静之处栖息。

注释:

  • 似与尘境绝:似乎与尘世隔绝,指远离世俗纷扰。
  • 萧条斋舍秋:寂寥的斋舍在秋天的氛围中。
  • 寒花独经雨:寒冷的花朵独自经历雨水的洗礼。
  • 山禽时到州:山里的鸟儿偶尔飞到这里。
  • 清觞养真气:用清酒来养护真气,强调修身养性。
  • 玉书示道流:读着书籍来传达道理。
  • 岂将符守恋:难道还会执着于符咒吗?
  • 幸已栖心幽:庆幸自己已经栖息在宁静的心灵之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唐代诗人,字子云,号处士,出生于今江苏省。韦应物的诗风清新而质朴,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致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涉及隐逸生活,对道教思想有深刻的理解,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郡中西斋》创作于韦应物隐居的时期,表达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逍遥自在的追求。在唐代,士人多受科举制度影响,韦应物则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个人理想的执着。

诗歌鉴赏:

《郡中西斋》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和独特的生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似与尘境绝”直接点明了与世俗的隔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淡泊的氛围。接下来,通过“萧条斋舍秋”与“寒花独经雨”,诗人描绘了斋舍的清冷与孤寂,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宁静。鸟儿偶尔的到访,打破了这种寂静,又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机与希望。

“清觞养真气”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认同。而“岂将符守恋”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世俗事物的超然态度,暗示着他对符咒、迷信等的拒绝,显示出他理性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一个在世外桃源中追求内心宁静的隐士形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似与尘境绝:开篇指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强调与世俗的隔绝,暗示内心的追求。
  2. 萧条斋舍秋:描绘斋舍的冷清与秋天的萧索,暗示内心的孤独。
  3. 寒花独经雨:寒冷的季节中,花朵孤单承受雨水,象征着坚强与孤独。
  4. 山禽时到州:山鸟偶尔飞来,打破孤寂,增添自然的生机。
  5. 清觞养真气:饮酒养生,反映了道家养生的思想。
  6. 玉书示道流:借书籍汲取智慧,表达对知识的追求。
  7. 岂将符守恋:质疑执着于迷信,表现出理智与清醒。
  8. 幸已栖心幽:最后自我安慰,心灵已归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花”象征孤独与坚韧。
  • 对仗:如“清觞养真气”与“玉书示道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寒花独经雨”,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隐逸生活的理想,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个人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真理的追求,反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尘境:象征世俗的纷扰与杂念。
  2. 斋舍:隐居的地方,象征清净与修身。
  3. 寒花:孤独而坚强,象征个人的情感状态。
  4. 山禽:自然的生机,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
  5. 清觞:饮酒,象征养生与修身,反映道家思想。
  6. 玉书:书籍,象征知识和智慧,表现对道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似与尘境绝”意指什么?

    • A. 诗人与尘世无缘
    • B. 诗人追求财富
    • C. 诗人在闹市生活
  2. “寒花独经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坚韧
    • C. 富贵
  3. 诗人通过“清觞养真气”表现了什么生活态度?

    • A. 追求奢华
    • B. 追求养生与修身
    • C. 追求权势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秋夕》(杜甫):描绘秋天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对比:

  • 韦应物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均追求隐逸生活,但韦应物更关注内心修养,而陶渊明则多描绘田园生活的恬静。

通过对《郡中西斋》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理解了韦应物的隐逸生活理想,也感受到唐代士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

相关查询

次韵王司户梅花五绝下得用古人意及比妇人玉 次韵王司户梅花五绝下得用古人意及比妇人玉 次韵刘南伯二首 次韵贺子忱春事 次韵陈庭藻赴天申燕诗二首 次韵陈庭藻赴天申燕诗二首 次韵陈勉仲见留之什 词源图 病余兀坐偶成二绝 病余兀坐偶成二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死说活说 山崩地坼 得天独厚 比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祸国殃民 发奸露覆 峭深 翻来覆去 气噎喉堵 眉眼如画 非字旁的字 解铃还需系铃人 包含嚚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