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2:1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2:10:47
郡中西斋
作者:韦应物 〔唐代〕
似与尘境绝,萧条斋舍秋。
寒花独经雨,山禽时到州。
清觞养真气,玉书示道流。
岂将符守恋,幸已栖心幽。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纷扰,独自生活在清静的斋舍中。秋天的斋舍显得萧条寂寥,寒冷的花朵孤单地经历着雨水的洗礼,时不时有山里的鸟儿飞来。诗人用清酒来养生,读着书来启迪心智。难道还会执着于符咒之类的东西吗?自己已经在心灵的幽静之处栖息。
韦应物,唐代诗人,字子云,号处士,出生于今江苏省。韦应物的诗风清新而质朴,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致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涉及隐逸生活,对道教思想有深刻的理解,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郡中西斋》创作于韦应物隐居的时期,表达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逍遥自在的追求。在唐代,士人多受科举制度影响,韦应物则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个人理想的执着。
《郡中西斋》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和独特的生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似与尘境绝”直接点明了与世俗的隔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淡泊的氛围。接下来,通过“萧条斋舍秋”与“寒花独经雨”,诗人描绘了斋舍的清冷与孤寂,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宁静。鸟儿偶尔的到访,打破了这种寂静,又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机与希望。
“清觞养真气”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认同。而“岂将符守恋”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世俗事物的超然态度,暗示着他对符咒、迷信等的拒绝,显示出他理性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一个在世外桃源中追求内心宁静的隐士形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围绕着隐逸生活的理想,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个人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真理的追求,反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
诗中“似与尘境绝”意指什么?
“寒花独经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人通过“清觞养真气”表现了什么生活态度?
通过对《郡中西斋》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理解了韦应物的隐逸生活理想,也感受到唐代士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