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土河》

时间: 2025-05-04 12:26:40

诗句

长叫山旁一水源,北流迢递势倾奔。

秋来注雨瀰郊野,冬后层冰度辐辕。

白草悠悠千嶂路,青烟袅袅数家村,终朝跋涉无休歇,遥指邮亭日已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26:40

过土河

作者: 苏颂 〔宋代〕


原文展示:

长叫山旁一水源,北流迢递势倾奔。
秋来注雨瀰郊野,冬后层冰度辐辕。
白草悠悠千嶂路,青烟袅袅数家村,
终朝跋涉无休歇,遥指邮亭日已昏。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条流淌的河流,水源位于高山旁,向北蜿蜒而去,似乎在倾泻奔腾。秋天来了,细雨淅淅沥沥地洒落在乡野上,冬天后河面结了厚厚的冰,行人难以通行。白色的草丛在千山万水间延绵,青烟袅袅上升,隐约可见几户人家的村落。作者整天在这条路上跋涉,疲惫不堪,远远地看到邮亭,天色已经昏暗。


注释:

  1. 长叫:长久地叫喊,表达河流的声音。
  2. 倾奔:倾泻奔流,形容水流的急速。
  3. 注雨:秋天的雨水注入土地,滋润乡间。
  4. 层冰:厚厚的冰层,通常指冬天的结冰现象。
  5. 辐辕:车轮的中心,意指行人需要跨越的地方。
  6. 悠悠:形容草木摇曳生姿,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7. 袅袅:形容烟雾缭绕而升,渲染出温暖的气氛。
  8. 跋涉:长途跋涉,表达行走的疲惫。
  9. 邮亭:古代的邮政驿站,象征着交通与交流。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旅程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美,号景明,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和科学家。他在诗歌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苏颂外出旅行或考察途中所作,反映了他在自然中行走的感受,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孤独。


诗歌鉴赏:

《过土河》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北国秋冬的自然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开头两句通过“长叫山旁一水源,北流迢递势倾奔”,以声与形的结合,塑造了一条生机勃勃的河流,给人一种奔涌而来的气势。接下来,秋雨与冬冰的交替,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行旅的艰辛,诗人用“注雨”和“层冰”描绘出四季的更迭,隐喻人生的无常。

“白草悠悠千嶂路,青烟袅袅数家村”一联,勾勒出了一幅乡村的宁静图景,白草和青烟象征着生活的平淡与真实,暗示着在苦旅中仍然存在温暖的人情。最后的“终朝跋涉无休歇,遥指邮亭日已昏”,通过邮亭的远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疲惫,日落的意象更是渲染了整个行旅的沉重感。

整首诗在写景中融入了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叫山旁一水源:描绘河流的源头,强调其不断流淌的声音。
  • 北流迢递势倾奔:描写河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传达一种奔放的气势。
  • 秋来注雨瀰郊野:秋天的雨水滋润了乡野,暗示着丰收与生机。
  • 冬后层冰度辐辕:冬天的冰层阻碍通行,体现了自然的严酷。
  • 白草悠悠千嶂路:千山之间的白草,描绘出一种宁静的环境。
  • 青烟袅袅数家村:村落的烟雾,传达出生活的温暖。
  • 终朝跋涉无休歇:行走的疲惫,表现了孤独的旅程。
  • 遥指邮亭日已昏:邮亭的指向与日落的描绘,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将河流比作倾泻的奔涌,生动形象。
  • 拟人:河流的“长叫”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白草悠悠千嶂路,青烟袅袅数家村”,工整而富有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行旅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坚韧与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源:象征生命的起点与活力。
  • 秋雨与冬冰:代表自然的变化,隐喻人生的无常。
  • 白草与青烟:象征宁静、温暖的生活环境。
  • 邮亭:象征交流与希望。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展现了生命的旅程与自然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水流是向哪个方向流动的?

    • A. 南流
    • B. 北流
    • C. 东流
    • D. 西流
  2. 诗中提到的“白草”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贫困
    • B. 旅途的艰辛
    • C. 生活的平淡与真实
    • D. 自然的凶猛
  3. “遥指邮亭日已昏”中的“日已昏”意指什么?

    • A. 早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夜晚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二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苏颂的《过土河》更侧重于旅途的孤独与自然的变迁,而李白则更强调旅途的轻快与心境的开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代诗歌选》
  2. 《宋诗三百首》
  3. 《苏颂诗文集》

这些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人的创作风格与诗歌艺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滇春 喜曾翰林奉使交阯回二首 其二 喜曾翰林奉使交阯回二首 其一 寄演此宗 题黄鹤山人王叔明画 谢寄符 送妓人出家 谨次府判朝议江公之韵·游阳华 谨次府判朝议江公之韵·道中二首 谨次府判朝议江公之韵·道中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欝盎 有血有肉 主祠 单耳刀的字 臼头花钿 臼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谩骂 士字旁的字 股肱心腹 不通世务 埽愁帚 怀璧其罪 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同诺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单人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