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2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26:36
万人拥坐听潮音,
宝刹曾迂玉驾临。
佛法晓敷三藏秘,
帝恩春及九原深。
钟山坐处花频雨,
练浦归时树欲阴。
拟问楞伽嗟已别,
楚江飞锡暮沉沉。
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静静聆听佛教的教诲,
那座宝贵的寺庙曾经迎接过皇帝的到来。
佛法的奥秘已经向世人阐明,
皇帝的恩德如春风般润泽着九原大地。
在钟山的地方,鲜花盛开,时常伴随着细雨,
而归途的练浦,树木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阴郁。
我想问问楞伽经,已然离别,
楚江的飞锡在夕阳下变得沉沉无光。
高启(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季升,号秋涧,浙江宁波人。他以诗歌闻名于世,作品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常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是高启在送别吴僧日章讲师归途中所作,表达了对讲师的敬仰以及对佛教的信仰。诗中提到的佛事和自然景色,反映出高启对宗教与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佛教活动的场景与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人世间纷扰的淡然。开头以“万人拥坐听潮音”引入,展现出人们对佛教教义的渴望与追求,紧接着提到“宝刹”与“玉驾”,将佛教与皇权的结合表现得淋漓尽致,暗示佛教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接下来的“佛法晓敷三藏秘”则展示了佛教教义的普及,表现出对智慧的追求。而“帝恩春及九原深”则通过春天的意象,象征着皇权的恩泽滋润大地,强调了佛教与国家的关系。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转向自然景物,钟山的花和练浦的树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动人,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最后以“拟问楞伽嗟已别”,表达了对已离去者的思念以及对佛法的追求。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既有对佛教的赞美,也有对自然的感悟,情感深沉而细腻。
整首诗围绕佛教的教义与自然景色展开,表达了对宗教的尊重、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流露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体现了人对信仰与自然的追求。
诗中提到“万人拥坐听潮音”说明了什么?
a) 人们对佛法的渴望
b) 人们的聚会
c) 人们的喧闹
答案:a
“宝刹曾迂玉驾临”中“玉驾”指的是谁?
a) 普通百姓
b) 皇帝
c) 高僧
答案:b
诗中提到“楚江飞锡暮沉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思念
c) 兴奋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