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2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21:34
春尽
作者: 韩偓 〔唐代〕
惜春连日醉昏昏,
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
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
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
清晨犹为到西园。
春天快要结束,连续几天都醉得迷迷糊糊,
醒来后衣服上沾满了酒的痕迹。
细细的流水浮着花瓣流向别处的山涧,
断断的云彩带着细雨飘入孤独的村庄。
人闲适时易生对春花的惋惜,
而大地的迥异却难以招引古人的灵魂。
我惭愧于黄莺对我的厚爱,
清晨时分仍然要来到西园。
韩偓,字景山,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描写春天、人生感悟为主,风格清新而含蓄。
此诗写于春尽之际,诗人借酒抒怀,表达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反映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春尽》是一首感怀春天流逝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醉酒后的迷惘、细水浮花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惋惜。诗中的“惜春”“醉昏昏”,一方面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诗人的无奈与惆怅。随着春天的结束,诗人感到一种失落和孤独,其中的“细水浮花”与“断云含雨”构成了一幅清新而又略显忧伤的自然图景,表现出春天的脆弱和短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人闲易有芳时恨”的思考,进一步引申出对过去人事的缅怀与对美好时光的惋惜。最后一句“清晨犹为到西园”,表现出诗人依然对春天的追求与留恋,尽管春光已逝,依然想要去追寻那份美好。
整首诗的意境既有春天的生机,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又清新的情感。
整首诗揭示了对春天的珍惜与惋惜,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惜春”指的是什么?
A) 对春天的爱惜
B) 对秋天的期待
C) 对冬天的怀念
答案:A
“细水浮花”中“细水”象征什么?
A) 时间
B) 冷漠
C) 酒
答案:A
诗人对春天的感情是?
A) 高兴
B) 惋惜
C) 无所谓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