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4:23
村居
作者:韩偓 〔唐代〕
二月三月雨晴初,
舍南舍北唯平芜。
前欢入望盈千恨,
胜景牵心非一途。
日照神堂闻啄木,
风含社树叫提壶。
行看旦夕梨霜发,
犹有山寒伤酒垆。
在二三月的初春,雨过天晴,四周的田野一片平坦,只有嫩绿的草地。往日的欢乐在眼前回荡,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惋惜,良辰美景所牵引的心情不是一条路所能涵盖的。阳光照耀下,神堂里传来了啄木鸟的鸣啭,微风中社树仿佛在呼唤着提壶的声音。走着走着,早晨和傍晚的梨花在霜中显得格外娇艳,仍有那山间的寒冷在伤感着酒垆的清冷。
韩偓,唐代诗人,字子云,号静斋,世称韩静斋。他生活在唐朝中期,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田园诗,尤其以村居生活为题材。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村居》创作于春季,诗中描绘了春日乡村的宁静美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往日欢乐的怀念。这首诗呈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村居》是一首描绘春季乡村生活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惆怅。开篇描写了二月三月的雨后初晴,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表现出一种清新而安静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将乡村景色勾勒得惟妙惟肖,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往日欢乐的追忆,心中充满了惋惜。这种情感的对比让诗歌更具层次感,既有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也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后半部分的意象更是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阳光照射下的神堂、啄木鸟的鸣叫、微风中的呼唤,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孤独的乡村生活气息。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透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是一首既有视觉美感又有情感深度的作品,充分体现了韩偓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往日欢乐的追忆,传达了一种宁静而略显惆怅的情感。诗中展现出的自然美与人类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中提到的春天的月份是?
a) 一月二月
b) 二月三月
c) 三月四月
诗中“前欢入望盈千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惆怅
c) 愤怒
“日照神堂闻啄木”中的“啄木”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树
与王维的《鸟鸣涧》进行对比,王维的作品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展现了宁静的乡村生活,但更侧重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而韩偓的《村居》则在享受自然的同时,更多地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与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