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5:16
次韵酬邓子仪二首
王安石
清溪相值各青春,
老去临流辄损神。
事事只随波浪去,
年年空得鬓毛新。
论心未忍遗横目,
干世还忧近逆鳞。
嘉句感君邀我厚,
自嗟才不异常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清澈的溪水流淌,映照出我们各自的青春。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年纪渐长,心境也随之受到影响。生活中的一切都如同海浪一般,随波逐流,年复一年,白发却似乎总是新得。虽然心中对生活有诸多不甘与无奈,却又不得不面对世俗的压力与挑战。最后,诗人感叹自己才华有限,未能成就非凡。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主张变法,推进新法,提倡理学,作品包括诗、文、词等,风格深刻而富有哲理。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中年时期,正值他在政治上积极推动变革,内心对生活与理想的反思与挣扎交织,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王安石的《次韵酬邓子仪二首》通过清溪与老去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短暂。诗中以“清溪”象征青春的活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意识到自己的精神和心态受到了影响。每一句都透露出一种人生的哲理,尤其是“事事只随波浪去”,强调了生活的无常与随意。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深刻,情感上则充满了对岁月的感慨与思索,体现了王安石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也反映了他在面对社会变革时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青春的怀念和对老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身才华的自省和无奈,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王安石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清溪”象征什么?
a) 年龄
b) 青春
c) 生活
诗人对自己才华的态度是?
a) 自信
b) 自省
c) 自满
答案:
比较王安石与杜甫的作品,王安石关注个人的内心感受与生命的流逝,而杜甫则更多关注社会现实与国家命运,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王安石的诗更为内省,杜甫则显得更加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