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少年行四首》

时间: 2025-05-05 15:02:50

诗句

少小边州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

如今年老无筋力,犹倚营门数雁行。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霜满中庭月满楼,金樽玉柱对清秋。

当年称意须行乐,不到天明不肯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2:50

原文展示:

少年行四首 令狐楚 〔唐代〕

少小边州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 如今年老无筋力,犹倚营门数雁行。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霜满中庭月满楼,金樽玉柱对清秋。 当年称意须行乐,不到天明不肯休。

白话文翻译:

从小在边州长大,习惯了放纵不羁,骑着蕃马射猎黄羊。 如今年纪大了,筋力衰减,仍靠着营门数着天上的雁行。 家本住在清河,五城之间,必须依靠弓箭来赢得功名。 随意在秋天的原野上飞驰,独自向着寒云试射箭声。 弓背如霞光明亮,剑光如霜照耀,秋风中骑马奔出咸阳。 还未收复天子的河湟之地,不打算回头望故乡。 霜满中庭,月满楼,金樽玉柱对着清秋。 当年得意时必须行乐,不到天明不肯罢休。

注释:

字词注释:

  • 少小:从小。
  • 边州:边疆的州郡。
  • 骣骑:骑马。
  • 蕃马:外族的马。
  • 黄羊:一种野生动物。
  • 筋力:体力和力量。
  • 营门:军营的门。
  • 清河:地名,今河北清河县。
  • 五城:泛指边疆的五座城池。
  • 飞鞚:飞驰。
  • 寒云:寒冷的云。
  • 弓背霞明:形容弓背如霞光明亮。
  • 剑照霜:形容剑光如霜照耀。
  • 咸阳:地名,今陕西咸阳市。
  • 河湟:指黄河和湟水流域。
  • 金樽玉柱:形容酒器华丽。
  • 清秋:清爽的秋天。

典故解析:

  • 未收天子河湟地:指唐朝时期,河湟地区尚未完全收复,诗人表达了对国家边疆的关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令狐楚(766-837),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梦得,号梦得居士,河中(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令狐楚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年轻时边塞生活的回忆和对国家边疆的关切。诗中通过对年轻时的豪放和老年时的无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年轻时边塞生活的回忆和对老年时的无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少小边州惯放狂”和“如今年老无筋力”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老年衰弱的无奈。同时,“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表达了对国家边疆的关切和对故乡的眷恋,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小边州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诗人回忆年轻时在边州的生活,放纵不羁,骑马射猎,展现了年轻时的豪放和活力。
  2. “如今年老无筋力,犹倚营门数雁行。”:诗人感叹如今年纪大了,筋力衰减,只能靠着营门数着天上的雁行,表达了老年时的无奈和感慨。
  3.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诗人介绍自己的出身和追求,家本住在清河,五城之间,必须依靠弓箭来赢得功名,体现了诗人的志向和抱负。
  4. “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诗人描述自己在秋天的原野上随意飞驰,独自向着寒云试射箭声,展现了诗人的豪迈和自信。
  5.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诗人形容弓背如霞光明亮,剑光如霜照耀,秋风中骑马奔出咸阳,展现了诗人的英姿和风采。
  6.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诗人表达了对国家边疆的关切和对故乡的眷恋,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
  7. “霜满中庭月满楼,金樽玉柱对清秋。”:诗人描述霜满中庭,月满楼,金樽玉柱对着清秋,展现了诗人的豪放和洒脱。
  8. “当年称意须行乐,不到天明不肯休。”:诗人回忆当年得意时必须行乐,不到天明不肯罢休,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老年衰弱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年轻时的豪放和老年时的无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拟人:“犹倚营门数雁行”中的“数雁行”拟人化,表达了诗人老年时的无奈和感慨。
  • 对仗:“弓背霞明剑照霜”中的“弓背霞明”和“剑照霜”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年轻时边塞生活的回忆和对老年时的无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对老年衰弱的无奈、对国家边疆的关切和对故乡的眷恋,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边州:边疆的州郡,象征着边塞生活和军旅生涯。
  • 蕃马:外族的马,象征着边疆的异域风情和军旅生涯。
  • 黄羊:一种野生动物,象征着边塞的狩猎生活和军旅生涯。
  • 弓箭:象征着军人的武艺和功名追求。
  • 寒云:寒冷的云,象征着边塞的寒冷和孤独。
  • 河湟:指黄河和湟水流域,象征着国家的边疆和民族的命运。
  • 金樽玉柱:象征着豪放和洒脱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令狐楚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未收天子河湟地”指的是什么? A. 国家的边疆尚未完全收复 B. 诗人自己的家乡尚未收复 C. 诗人的朋友尚未收复 D. 诗人的敌人尚未收复

  3. 诗中“犹倚营门数雁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豪放 B. 无奈 C. 喜悦 D. 悲伤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是边塞诗,表达了对边疆的关切和对军旅生涯的怀念。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出塞》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令狐楚的《少年行四首》都是边塞诗,但各有不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王昌龄的《出塞》更多表达了对边疆的关切和对军旅生涯的怀念,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更多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令狐楚的全部诗作,是研究令狐楚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令狐楚的《少年行四首》,是了解唐代边塞诗的重要读物。
  • 《唐诗鉴赏辞典》:对令狐楚的诗歌进行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是深入理解令狐楚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临江仙 江楼晚眺 临江仙 临江仙 其一 临江仙(登泗州岭·九之一) 临江仙 临江仙 海利轮次怀雪因 临江仙·雨中看花 临江仙 其二 临江仙 佛手 临江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羯磨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战战兢兢 鼠字旁的字 丛雀渊鱼 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正笔正 心肝宝贝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亠字旁的字 暖烘烘 牛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包含保的成语 须弥芥子 大字旁的字 顾谢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