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2:42
送制机丰德馨赴堂召 其一
元祐丰家几世孙,
依然风概至今存。
著鞭自许河南逖,
举酒相期洛北温。
联句有诗留月观,
禦戎何策告天阍。
切毋饮却西湖水,
齿颊冰霜置勿论。
送给制机丰德馨前往堂召(上任)
元祐丰家几代的后裔,
至今仍留存着风范。
自以为驾驭着马鞭,遥想奔向河南,
举杯相约于洛北的温泉。
联句留下诗篇于月观,
面对敌人有什么计策向天阍请教。
切记不要饮下西湖的水,
齿颊的冰霜就不必提了。
李曾伯,字君甫,号青山,南宋诗人,生活在北宋末期至南宋初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物,关心社会民生,作品多反映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此诗写于丰德馨即将赴任之际,表达了对其前途的祝福与期许。丰德馨作为制机,与社会和政治密切相关,诗中流露出对其才能与品德的认可。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李曾伯对丰德馨的深切祝愿。开篇以“元祐丰家几世孙”引入,既说明了丰德馨的家世背景,也暗示了他所承载的责任与期待。接着提到“著鞭自许河南逖”,展现了丰德馨的雄心壮志,作者用马鞭作为象征,强调了其对未来的追求与信心。
在“举酒相期洛北温”中,举杯相约的场景不仅表现了友情的温暖,还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接下来的“联句有诗留月观”,则突显了丰德馨的文采与才华,诗篇的留存使得友情永恒。
而“禦戎何策告天阍”则转向对社会责任的思考,面对外敌,丰德馨需要有一套有效的应对策略,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他能力的期许。最后的“切毋饮却西湖水”则是一种警示,暗示在追求理想与事业的过程中,须保持清醒与理智,避免陷入安逸与享乐的泥潭。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社会责任的关注,体现了李曾伯关心国家和人民的情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丰德馨即将启程的祝福,展现了对其才华与品德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对责任与理想的思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元祐丰家”是指哪一位诗人的家族背景?
“著鞭自许河南逖”中的“著鞭”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切毋饮却西湖水”是为了提醒丰德馨什么?
李曾伯的作品与杜甫的《春望》有相似之处,均展现了对社会责任的关注。李曾伯关注个体的前途与奋斗,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在国家的兴衰与百姓的苦难。在风格上,李曾伯更显轻松洒脱,而杜甫则显沉重而深邃。两者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