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利州道上江月轩》

时间: 2025-04-26 03:05:44

诗句

何用朝朝夜夜钟,一拳打透彻虚空。

诗僧不见禅僧老,月自西沉江自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5:44

原文展示:

何用朝朝夜夜钟,一拳打透彻虚空。
诗僧不见禅僧老,月自西沉江自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不必每天都听那晨昏的钟声,一拳打透虚空,也许能达到更深的境界。诗僧与禅僧不再相见,月亮自西边沉下去,而江水却向东流去。

注释:

  • 朝朝夜夜:形容日复一日、夜夜不停,指的是时间的流逝。
  • 一拳打透彻虚空:比喻一种强大的能力或智慧,能够洞悉一切。
  • 诗僧:指的是专注于诗歌创作的人。
  • 禅僧:专注于禅宗修行的人。
  • 月自西沉江自东:描绘了月亮落下和江水流动的自然景象,象征着时间与事物的流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少白,号天水,宋代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著称,尤以山水诗见长。李曾伯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受到文人墨客的熏陶,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在利州道上的一个月夜,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诗与禅的思索。诗中借月亮与江水的景象,传达了哲学上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的精神追求。

诗歌鉴赏:

《题利州道上江月轩》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思考的作品,李曾伯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深刻地探讨了时间和存在的主题。全诗开头以“何用朝朝夜夜钟”引入,直接质疑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与单调,表达了对常规生活的不满和对更高层次境界的向往。接着,“一拳打透彻虚空”则展现了作者对内心修炼的追求,强调了精神力量的无形与深远。

而后两句则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既是诗人的写照,也是人生哲理的体现。月亮的西沉和江水的东流,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暗示着世事无常。诗僧和禅僧的缺失,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也反映了作者对内心宁静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哲学思考,也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展现了李曾伯深厚的诗歌功力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用朝朝夜夜钟:不必每天都听那钟声,隐喻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2. 一拳打透彻虚空:比喻用心去追求更深的智慧或真理。
  3. 诗僧不见禅僧老:诗人与禅者之间的隔阂,反映了不同追求的孤独。
  4. 月自西沉江自东: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拳打透彻虚空”,将意志和智慧具象化。
  • 对仗:诗中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月亮与江水的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出深刻的哲学思考。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与哲理上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江水:象征着流动与变化,反映人生的起伏。
  • 钟声:象征世俗生活的琐碎与束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诗僧”与“禅僧”分别代表什么? A) 文人和武人
    B) 诗人和修行者
    C) 学者和商人

  2. “一拳打透彻虚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精神和智慧的追求
    C) 对名利的追求

  3. 诗中提到的“月自西沉江自东”象征了什么? A) 时间的静止
    B) 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C) 时间的回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王维的诗中同样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哲理,但更侧重于宁静和孤独的内心世界,而李曾伯则在孤独中更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思索。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李曾伯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 次韵袁起岩常熟道中三绝句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 有怀石湖旧隐 虞美人(寄人觅梅) 雪复大作六言 元日谒钟山宝公塔 灰洞 过松江 中秋后两日,自上沙回,闻千岩观下岩桂盛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迁的成语 獯猃 枨橘 倒八字的字 诡状殊形 鲁殿灵光 士字旁的字 深恶痛嫉 止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擘肌分理 事迹 玉石俱摧 兴微继绝 清扫 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