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4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0:12
大酺 一丈红
作者:姚华 〔清代〕
正日华开,薰弦试,炎景将蝉时节。
颓垣篱落际,趁朝光堪爱,数丛开彻。
艳逼朱榴,阴敷筱箭,行处风兜罗雪。
繁华无人赏,甚芳醪酌对,魏公曾说。
奈风鹤数惊,令花贫窭,咏歌零缺。
倡倡红似缬。念盈丈花草传吴越。
槛内记王家图旧,借半归全,好因缘憾无遗阙。
更许阑干能设。卫足叶如蓉阔。
未遮得身轩豁。谁与留半,终是诗肠萦结。
至今顿成感咽。
正当阳光普照的日子,香风轻抚,夏日炎热,蝉鸣渐起。
在破旧的篱笆和墙角,趁着晨光非常可爱,几丛花正盛开。
花色鲜艳如朱红石榴,荫凉的地方铺陈着细竹,行走之间风轻拂如雪。
繁华的景象无人欣赏,哪怕是美酒佳酿也无人共饮,魏公曾经说过。
奈何风起鹤惊,花开却显得贫弱,吟咏的歌声也显得稀疏。
鲜红的花朵如绣似锦,想起吴越的花草满盈。
栏杆内记得王家旧图,借用半点归来,缘分好在无遗憾。
更何况是阑干能设,卫足的叶子如蓉花般广阔。
无法遮掩身心的宽阔,谁能留下一半,终是诗情绵绵。
至今想起都令人感喉咙哽咽。
姚华,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大酺 一丈红》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之时。随着社会的变迁,诗人感受到繁华背后的孤独与无奈,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
《大酺 一丈红》是一首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之作。诗中描绘了盛夏时节,阳光明媚,花草繁盛的景象,然而这种繁华却无人欣赏,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通过“正日华开,薰弦试”引入夏日的气息,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接着,诗人用“艳逼朱榴”描绘了花朵的鲜艳,象征了生命的旺盛与美好,但随后的“繁华无人赏”又转折出一种失落感,反映了社会对美好事物的漠视。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具层次感,既有自然界的美丽景象,也有对人情冷暖的深刻反思。诗中提到的“魏公曾说”,借用历史典故,增添了诗的厚重感与文化底蕴。在最后几句,诗人用“诗肠萦结”来表达内心的感伤与无奈,似乎在说尽管外界繁华无限,但内心的孤独与遗憾却难以抚平。
正日华开,薰弦试,炎景将蝉时节。
颓垣篱落际,趁朝光堪爱,数丛开彻。
艳逼朱榴,阴敷筱箭,行处风兜罗雪。
繁华无人赏,甚芳醪酌对,魏公曾说。
奈风鹤数惊,令花贫窭,咏歌零缺。
倡倡红似缬。念盈丈花草传吴越。
槛内记王家图旧,借半归全,好因缘憾无遗阙。
更许阑干能设。卫足叶如蓉阔。
未遮得身轩豁。谁与留半,终是诗肠萦结。
至今顿成感咽。
整首诗以夏日的繁华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表现了人们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伤,揭示了人情冷暖与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孤独感。
诗中提到的“魏公”指的是谁?
A. 曹操
B. 李白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朱榴”象征什么?
A. 富贵
B. 繁华
C. 美丽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欢乐
B. 哀伤
C. 愤怒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描绘春天的美景,反映人情与自然的和谐。
《静夜思》:李白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