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5:25
西湖晓起
作者:吴鼎芳 〔明代〕
残钟湖上月,杳杳落层岑。
晓色散为水,秋声聚作林。
闲来曾不惯,幽处每相寻。
丛桂南山下,晴香一径深。
在湖面上,残留的钟声伴着月光,远远的山峦隐隐约约。晨曦慢慢洒在水面上,秋天的声音在树林中回荡。闲暇时我并不习惯在这里停留,但在幽静的地方,我总是忍不住来探寻。在南山的丛桂之下,有一条香气扑鼻的小径,阳光下显得格外深邃。
作者介绍:吴鼎芳,明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吴鼎芳游览西湖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西湖晓起》是一首描写西湖晨景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湖光山色与作者内心的和谐。诗的开头以“残钟湖上月”引入,钟声与月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孤寂的氛围。接着“晓色散为水,秋声聚作林”,晨曦的光辉洒落在水面,秋天的声音在树林中回荡,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沉醉和思索。
“闲来曾不惯,幽处每相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尽管平时并不习惯这样的幽静,但在此刻却情不自禁地向往着宁静的生活。最后两句“丛桂南山下,晴香一径深”则展现了西湖秋日的美景,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小径上,给人一种回归自然、沉浸于美好的感觉。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渴望在宁静中寻找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残钟”是指什么?
诗人对幽静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丛桂南山下”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特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解析和学习,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西湖晓起》这首诗的魅力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