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1:15
寄浔阳赵校书
作者:赵嘏 〔唐代〕
帘下秋江夜影空,
倚楼人在月明中。
不将行止问朝列,
唯脱衣裳与钓翁。
几处别巢悲去燕,
十年回首送归鸿。
那应更结庐山社,
见说心闲胜远公。
在帘子下,秋江的夜空寂静无声,
倚楼而立的人在明月的映照下。
不再问朝廷的升迁去向,
只想脱下衣裳与钓翁共度时光。
几处燕子的巢穴因离别而感到悲伤,
十年后回首只送走归来的鸿雁。
何不在庐山再结个社团,
听说那样的心境比远公更为闲适。
字词注释:
作者介绍:
赵嘏(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子初,号秋水,出身于官宦家庭。赵嘏擅长诗歌,尤其以五律和古体诗闻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赵嘏在浔阳(今江西九江一带)寄居期间,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这一时期,唐代社会动荡,赵嘏希望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心中的情感,体现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赵嘏的《寄浔阳赵校书》是一首极具意境的古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秋夜,江水如镜,映照着明月,诗人倚着楼,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诗的开头以“帘下秋江夜影空”引入,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似乎在感慨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随后,诗人不再关注朝廷的荣辱,而是渴望与钓翁共享安静的时光,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对名利的超脱与对自然的向往。接着,诗中提到的“几处别巢悲去燕”与“十年回首送归鸿”两句,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感慨,燕子与鸿雁的意象更是增添了离愁别绪的色彩。
最后,诗人提议在庐山结社,试图构建一种理想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平静、闲适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超然的洒脱,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对人世繁华的超然,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和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王维
B. 赵嘏
C. 李白
诗中提到的钓翁象征什么?
A. 名利
B. 闲适的生活
C. 离别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围绕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江湖的依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寄浔阳赵校书》这首诗及其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