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0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00:11
风雪晴来岁欲除,
孤舟晚下意何如。
月当轩色湖平后,
雁断云声夜起初。
傍晓管弦何处静,
犯寒杨柳绕津疏。
三间茅屋东溪上,
归去生涯竹与书。
风雪过后,天气渐渐晴朗,明年春天会不会有所改善呢?孤舟在傍晚缓缓驶下,心中不禁思绪万千。月光照耀着窗前,湖水在月色下显得格外宁静,天边的雁群在云间断断续续地鸣叫,夜色刚刚开始。黎明时分,管弦乐声从何处传来?寒气袭人,杨柳在河津旁稀疏地摇曳。东溪上有三间茅屋,归去后可与竹子和书籍相伴,度过余生。
本诗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通过意象呈现出一种归隐于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这种情怀在唐代诗歌中尤为常见。
《泊凫矶江馆》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和哲理思考的诗作,展现了赵嘏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归隐之美的向往。诗中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静谧之美,又透出一丝忧伤。
开头两句“风雪晴来岁欲除,孤舟晚下意何如”,以风雪与孤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期待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思考未来的希望与当前的孤寂,展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月光、湖水、雁声,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夜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自然美的瞬间,这不仅是对外在环境的描绘,更是内心情感的反映。尤其是“月当轩色湖平后”,把月光与湖水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意境。
最后几句“傍晓管弦何处静,犯寒杨柳绕津疏”以及“归去生涯竹与书”,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归隐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生活理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舟”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孤独
C. 繁华
诗句“月当轩色湖平后”中的“月”代表了什么?
A. 生命
B. 宁静
C. 热情
诗人希望退隐后与什么相伴?
A. 酒与花
B. 竹与书
C. 鱼与鸟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