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5:08
题崇圣寺简云端僧录
作者: 赵嘏
暮尘飘尽客愁长,
来扣禅关月满廊。
宋玉逢秋空雪涕,
净名无地可容床。
高云覆槛千岩树,
疏磬含风一夜霜。
回首故园红叶外,
只将多病告医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在崇圣寺的感受。夜幕降临,尘世的烦恼消散,但心中的愁苦却依然漫长。他敲响禅寺的门,月光洒满了走廊。诗人提到宋玉在秋天的天空下流泪,暗示着对往事的追忆;而“净名”则是指一个人,似乎无处可寻的床铺让他感到孤独。高空的云层覆盖着窗棂,千山万树在寂静中显得更为苍翠,清脆的磬声随风飘荡,在霜夜中显得格外清冷。最后,诗人回望故乡,看到红叶飘落,向医王诉说自己多病的身世,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命苦楚的感慨。
作者介绍:
赵嘏(约 665年-731年),唐代诗人,以五言古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禅宗为题材。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体现出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作者在崇圣寺中体验了深刻的孤独感与思乡之情。在当时,佛教文化在唐代盛行,许多文人墨客在寺庙中探寻心灵的寄托。通过禅宗的修行,诗人表达了对人生苦难和精神追求的反思。
赵嘏的《题崇圣寺简云端僧录》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作品。诗的开头“暮尘飘尽客愁长”将时间和情感紧密结合,黄昏的来临让世俗的烦恼暂时消散,但内心的愁苦却依旧存在。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在外界宁静中内心的波澜。
接下来的意象描绘,诗人以“月满廊”引入禅意,暗示在月光下的思考与内省。通过提及“宋玉”与“净名”,作者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人物的悲情结合,增添了诗的厚度和历史感。
后续的描绘中,“高云覆槛千岩树”与“疏磬含风一夜霜”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禅宗的宁静,似乎在强调在大自然面前,个人的苦闷显得微不足道。最后一句回首故乡的红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面对病痛的无奈,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在意境上构筑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情感上则是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苦痛的思考,尤其是在面对孤独、病痛及对故乡的思念时,展现出一种超然却又深沉的哲理思考,反映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宋玉”主要代表:
A. 一位医生
B. 一位悲情的古人
C. 一位高僧
D. 一位诗人
“疏磬含风一夜霜”中“疏磬”指的是:
A. 风声
B. 钟声
C. 磬声
D. 雨声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人生的无常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病痛的无奈
D. 对时间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赵嘏的《题崇圣寺简云端僧录》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孤独与自然的结合,但赵嘏更加强调内心的愁苦与思乡之情,而王维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禅意的表达。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上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