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时间: 2025-05-07 00:19:28

诗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19:28

原文展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白话文翻译:

庭院中地面白皙,树上栖息着乌鸦;
清冷的露水无声地滋润着桂花。
今夜明亮的月光下,人人都在仰望明月,
却不知这抑郁的秋思寄托给了谁的家。

注释:

  • 中庭:指院子的中央。
  • 地白:地面因霜或露水而变得白皙。
  • 树栖鸦:树上栖息着鸦鸟,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环境。
  • 冷露:清冷的露水。
  • 桂花:秋季开花的植物,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今夜月明:今夜的月亮特别明亮。
  • 人尽望:所有的人都在仰望月亮。
  • 秋思:对秋天的思念与感伤。
  • 落谁家:不知道这些思绪寄托在了谁的家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字子固,号绮筠,曾任官职,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写于中秋之际,作者王建在月圆之夜,遥寄思念给他的好友杜郎中。中秋是一个团圆的节日,诗人借月明之夜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流露出淡淡的伤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以“中庭地白树栖鸦”描绘了一个白色的、寂静的夜晚,给人一种冷清而又宁静的感觉。接下来的“冷露无声湿桂花”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了一个清新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桂花在中秋时节常常是人们思乡与团圆的象征,诗人用露水打湿桂花的意象,暗示着秋夜的寒冷与思念的沉重。

最后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叹在这明亮的月光下,人人都在仰望着月亮,却不知自己心中的思念与愁苦寄托在了谁的家中。诗歌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无奈的情感,体现了中秋这一节日的特有情感:明亮的月亮下,团圆的期望与远方的孤独交织在一起,令人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中庭地白树栖鸦

    • “中庭”:表示庭院的中央,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地白”:因露水或霜冻使地面看起来白皙,暗示夜晚的寒冷。
    • “树栖鸦”:树上栖息着乌鸦,增添了孤寂的意境。
  2. 冷露无声湿桂花

    • “冷露”:指清冷的露水,表现出秋夜的寒意。
    • “无声”:形容露水的静谧,衬托出夜的寂静。
    • “湿桂花”:桂花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鲜艳,也象征着思乡之情。
  3. 今夜月明人尽望

    • “今夜月明”:强调今夜的月亮特别明亮,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 “人尽望”:所有的人都在仰望月亮,表现出人们对明月的向往。
  4. 不知秋思落谁家

    • “不知”:表示对思念对象的困惑。
    • “秋思”:深秋时节的思念,通常与故乡或亲人相关。
    • “落谁家”:寓意思念之情寄托在何处,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露水”比喻为思念,衣湿润的桂花象征着诗人的情感。
  • 对仗:如“中庭地白”与“冷露无声”,形成了优美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冷露无声”,使露水有了情感的表现,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中秋团圆的渴望,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与孤独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展现了深邃的情感和哲理。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寄托着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桂花:象征秋天和团聚,常与中秋节关联,代表着丰收和美好。
  • 露水:象征清冷与孤独,暗示着思念的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中庭地白树栖鸦”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热闹的夜晚
    B. 寂静的庭院
    C. 美丽的花园

  2. “今夜月明人尽望”中的“人尽望”意指: A. 人人都在看月亮
    B. 没有人关心月亮
    C. 只有友人在看月亮

  3. 诗中提到的“秋思”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 描述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月,产生对故乡的思念,主题与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相似。
  2.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表达了在月夜下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深厚,与王建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vs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两首诗都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思乡与思念之情。然而,王建的诗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而李白的诗则侧重于对故乡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王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清明前呈南塘 钱竹深招泛西湖值雨即事 钱园小隐 七十生朝制坡帽 蟠梅 偶成 南徐买舟将归 南塘归自浙东 荀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字象声词大全及用法_常见四字象声词详解 年近岁逼 搑藏 户字头的字 数结尾的成语 先字旁的字 追蓐 利刀旁的字有哪些_利刀旁汉字大全及书写规则 张开头的成语 涉历 控阋 乐字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带阝旁的字有哪些?带阝的汉字大全 歹字旁的字 挺鹿走险 匕字旁的字 截发剉穢 虎字头的字 咬文啮字 身首分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