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上田仆射》

时间: 2025-07-26 13:35:57

诗句

一方新地隔河烟,曾接诸生听管弦。

却忆去年寒食会,看花犹在水堂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3:35:57

原文展示

一方新地隔河烟,
曾接诸生听管弦。
却忆去年寒食会,看花犹在水堂前。


白话文翻译

在一处新开辟的地方,烟雾缭绕,隔着一条河流。曾经在这里接待过许多读书人,听他们演奏乐曲。如今我却回忆起去年寒食节的盛会,花依旧盛开在水边的堂前。


注释

字词注释:

  1. 一方新地:指新开辟的土地。
  2. 隔河烟:隔着河流,看见烟雾缭绕。
  3. 诸生:指众多的读书人或学生。
  4. 管弦:指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5. 寒食:指寒食节,古代节日,通常是在清明节前的一天,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典故解析:

  • 寒食节: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后与清明节合并,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诗中提到的“寒食会”,指的就是这一节日的聚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字季凌,号阮山,生于公元约770年,卒年约835年。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婉约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上田仆射》作于王建在某地任职期间,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反映了他对往事的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上田仆射》通过对新地和往年寒食节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与怀念。开头的“一方新地隔河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然景观,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接着提到“曾接诸生听管弦”,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读书人之间的交流,也暗示了那段时光的热闹与生机。最后一句“却忆去年寒食会,看花犹在水堂前”,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不仅回忆起往年的欢聚,更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恒久。整首诗在意象上富有层次感,情感上充满了细腻的思念,展现了诗人的深厚人文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方新地隔河烟:诗人描绘了一处新开的地方,河水与烟雾交融,呈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自然景象。
  2. 曾接诸生听管弦:回忆起曾经在这里接待过许多学子,听他们演奏的音乐,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3. 却忆去年寒食会:转折到怀念的情感,指出寒食节的盛会,暗示了与朋友的欢聚。
  4. 看花犹在水堂前:花依旧盛开在水边,象征着美好与永恒,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新地”与“烟”结合,形成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 对仗:如“隔河烟”和“听管弦”,形成了音韵上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往事的怀念和对过往岁月的珍惜,展现了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新地: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2. 河烟:代表着自然的神秘与优雅。
  3. 管弦:象征着文化与艺术的交流。
  4. 寒食:承载着传统文化与人情的节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食会”是指哪个节日?
    a) 清明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
    d) 元宵节

  2. “一方新地”中的“新地”指的是什么?
    a) 新开的河流
    b) 新开发的土地
    c) 新建的城市
    d) 新兴的产业

  3. 诗中提到的“诸生”是指什么?
    a) 老师
    b) 文人
    c) 学生
    d) 乡民

答案:

  1. a) 清明节
  2. b) 新开发的土地
  3. c) 学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建的《上田仆射》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故人和往昔的怀念,但王建更侧重于自然的美与人情的温馨,而杜甫则带有更多的忧国忧民之情。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集》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捣衣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览物(一作峡中览物)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 萤火 寒雨朝行视园树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鞓带 媟嫚 采字旁的字 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重理旧业 米字旁的字 兵强则灭 斗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欺世之言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包含壶的成语 包含请的成语 尺水丈波 涂料 柴米油盐 枣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