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骆征君》

时间: 2025-08-11 03:22:40

诗句

野人膺辟命,溪上掩柴扉。

黄卷犹将去,青山岂更归。

马留苔藓迹,人脱薜萝衣。

他日相思处,天边望少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03:22:40

原文展示:

送骆征君
野人膺辟命,溪上掩柴扉。
黄卷犹将去,青山岂更归。
马留苔藓迹,人脱薜萝衣。
他日相思处,天边望少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骆征君分别的情景。诗中提到,隐居的野人接受了命令,在溪边关上了柴门。黄卷指的是书籍,暗示诗人将要离去,而青山是否还能再归来呢?马留下了苔藓的痕迹,人却脱去了薜萝的衣服,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诗人寄托相思之情,未来再见时,在天边遥望星星的少微。

注释:

  • 野人:隐士或隐居者,象征脱离尘世的人。
  • 膺辟命:接受官职或命令。
  • 溪上掩柴扉:在小溪边关上柴门,象征告别。
  • 黄卷:指书卷,表明离开。
  • 青山:自然景色,代表故乡或归处。
  • 马留苔藓迹:马在草地上留下的痕迹,象征过去的痕迹。
  • 人脱薜萝衣:人脱去薜萝编织的衣服,暗示与自然的分离。
  • 相思处:思念的地方。
  • 少微:天边的星星,代表远方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润,唐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和隐逸情怀,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

《送骆征君》创作于诗人与骆征君即将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送骆征君》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对友人骆征君的深情厚谊。开篇“野人膺辟命,溪上掩柴扉”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突显出“离”的主题。诗人通过对黄卷的提及,表明了即将离去的决心。青山虽美,却让人感到无奈,似乎寓意着无法再回归的遗憾。

接下来的“马留苔藓迹,人脱薜萝衣”,生动地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暗示着离别后的孤独与失落。最后两句“他日相思处,天边望少微”,则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于未来再相见的期盼与忧伤。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生动,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人膺辟命:隐士接受了世俗的命令,象征着对世俗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 溪上掩柴扉:在溪边关上柴门,意味着对隐逸生活的告别。
  • 黄卷犹将去:书卷即将离去,暗示知识或文化的流逝。
  • 青山岂更归:青山虽美,却未必能再回来,表达了离愁。
  • 马留苔藓迹:马的足迹留在苔藓上,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人脱薜萝衣:人脱去自然的衣物,象征着与自然的割舍。
  • 他日相思处:未来重逢的期待。
  • 天边望少微:遥望星星,表达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比作衣物,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贯穿着离别的愁苦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人:象征隐逸生活的人,代表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青山:自然的象征,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
  • 少微:星星的象征,代表遥远的思念与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黄卷”指的是什么? a) 书籍
    b) 诗句
    c) 画卷

  2. “马留苔藓迹”这句中的“苔藓”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痕迹
    b) 自然的美
    c) 生命的短暂

  3. “他日相思处,天边望少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思念与期盼
    c) 愤怒

答案:

  1. a) 书籍
  2. a) 过去的痕迹
  3. b) 思念与期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李白的《送友人》与陈润的《送骆征君》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与洒脱,而陈润则更加细腻与忧伤,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鹧鸪天 敬谢经略秘阁馀甘汤 其二 浣溪沙(亲旧蕲口相访) 水调歌头·舣棹太湖岸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夜游宫(句景亭) 雨中花慢 水调歌头 其八 桂林中秋 仲钦寄民为重斋诗和答 其二 八桂堂池上赏莲纳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龜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包含减的词语有哪些 蜂营蚁队 笃磨 飙离 马迟枚疾 循循善导 三百瓮齏 星凤 抛泊 包含祁的词语有哪些 刚开头的成语 长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黄字旁的字 纡郁难释 包含汁的词语有哪些 远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