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潮水二首》

时间: 2025-04-25 13:04:05

诗句

水满清淮自在流,落花吹尽浪悠悠。

总将春雨为春泪,未比思君一半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04:05

原文展示:

潮水二首 张耒 〔宋代〕

水满清淮自在流, 落花吹尽浪悠悠。 总将春雨为春泪, 未比思君一半愁。

白话文翻译:

清澈的淮河水满溢而自由地流淌, 落花随风飘散,浪花悠然自得。 即使春雨被比作春天的泪水, 也远不及思念你的那份愁苦。

注释:

  • 清淮:指清澈的淮河。
  • 自在流:自由自在地流动。
  • 落花吹尽:落花被风吹散。
  • 浪悠悠:形容水波悠闲的样子。
  • 春雨为春泪:比喻春雨如同春天的泪水。
  • 思君:思念心爱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他思念远方的亲人或爱人时所作,表达了他深切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淮河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的“春雨为春泪”和“思君一半愁”等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淮河春景为背景,通过“水满清淮自在流”和“落花吹尽浪悠悠”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悠闲。然而,诗的情感并非停留在表面的宁静,而是通过“总将春雨为春泪”和“未比思君一半愁”的转折,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思念。这种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既具有视觉的美感,又富有情感的深度,展现了张耒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满清淮自在流:描绘了淮河水满溢而自由流动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2. 落花吹尽浪悠悠:通过落花随风飘散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的悠闲与宁静。
  3. 总将春雨为春泪:将春雨比喻为春天的泪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4. 未比思君一半愁: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强调了这种思念之情的深重。

修辞手法:

  • 比喻:“春雨为春泪”将春雨比喻为泪水,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比:“未比思君一半愁”通过对比,突出了思念之情的深重。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展现了内心的愁苦和思念之情。

意象分析:

  • 清淮:象征着清澈与宁静。
  • 落花:象征着凋零与流逝。
  • 春雨:象征着哀愁与泪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清淮”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淮河 B. 清新的淮水 C. 清静的淮山 D. 清雅的淮城

  2. 诗中的“春雨为春泪”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的最后一句“未比思君一半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宁静 C. 哀愁 D.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思念。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潮水二首》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但张耒的诗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张耒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贺宛茵师八旬华诞 减字木兰花(赋锦带) 减字木兰花 过胥江有悼 减字木兰花 题关颖人司长鱼山枕雨图 减字木兰花 董玄宰画禅小景册,次宝月韵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刁遵墓志 减字木兰花(惜春词) 减字木兰花 其五 题何奕美小照 减字木兰花 凉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命的词语有哪些 蹉跎 包含含的词语有哪些 封阶 闭固 煎剂 深文奥义 寒来暑往 辛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荨麻疹 豸字旁的字 妙策如神 糸字旁的字 带砺河山 尢字旁的字 釜中生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