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8:12
原文展示:
春旱二首 其二 张耒 〔宋代〕
风云闲益高,旱色起诸岭。 施生泽未渥,晓气挟馀冷。 飞沙碜桃李,碧草思耿耿。 麦根不走地,稻垄卧陈梗。 蛟龙且偷安,雷电势欲逞。 悯农非我事,刚复念闾井。
白话文翻译:
风和云似乎更加闲适高远,旱情在群山中愈发明显。 施予的雨水还不够丰沛,清晨的气息中夹杂着残留的寒意。 飞沙使得桃李花受损,青草似乎在思念着什么,心情郁郁。 麦根紧紧抓住土地,稻田里的稻梗横卧着,像是陈旧的梗概。 蛟龙似乎也在偷安,而雷电却似乎要展示其威力。 怜悯农民并非我的职责,但我仍然关心着乡里的井水。
注释:
诗词背景:
张耒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这首诗描绘了春旱的景象,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切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在宋代,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因此诗人对春旱的关注也体现了对国家民生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旱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无情和人类生活的艰辛。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如“飞沙碜桃李”和“麦根不走地”,来表达旱情的严重和对农民的同情。诗中的“蛟龙且偷安,雷电势欲逞”一句,既描绘了自然界的矛盾现象,也隐喻了社会的不公和动荡。最后,诗人虽然自称“悯农非我事”,但“刚复念闾井”一句,却透露出他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飞沙碜桃李”一句,描绘了什么现象? A. 风和日丽 B. 旱情严重 C. 自然灾害 D. 丰收景象
诗人自称“悯农非我事”,但他实际上关心什么? A. 国家大事 B. 自然现象 C. 乡里的井水 D. 文学创作
诗中的“蛟龙且偷安,雷电势欲逞”一句,隐喻了什么? A. 自然界的和谐 B. 社会的不公 C. 自然界的矛盾 D. 人类的努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