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8:51
高座寺
作者: 蔡汝楠 〔明代〕
云公台榭至今留,
休暇追随访古游。
秋色总归红叶寺,
楚江还见白蘋洲。
松林月上言弥静,
阁道钟残思转幽。
莫讶为郎贪佛日,
官闲禅定两悠悠。
云公的台榭至今仍在,
闲暇时追寻古迹游玩。
秋色总是红叶映衬的寺庙,
楚江边还能见到白蘋洲。
松林中月升,显得分外宁静,
阁道上钟声渐渐消逝,思绪变得幽远。
不要怪我贪恋佛光日影,
因为官场闲暇,禅心自在悠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蔡汝楠,明代诗人,生活在文人墨客交往频繁的时代,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蔡汝楠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览高座寺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古迹的追寻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高座寺为明代著名寺庙,历史悠久,诗人在此地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蔡汝楠的《高座寺》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诗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篇的“云公台榭至今留”引出诗人对历史的追溯,表现出对于古迹的珍视与怀念。接下来的“秋色总归红叶寺”则通过色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秋天特有的氛围,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从“松林月上言弥静”开始,诗歌转向了内心的宁静,月光下的松林使得周围环境更加静谧,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深处的思考。最后两句“莫讶为郎贪佛日,官闲禅定两悠悠”则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反思,虽然身处官场,却更渴望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及信仰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完美地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志趣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古迹的追寻与历史的珍视,同时渗透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佛教信仰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云公台榭”指的是:
A. 一种建筑
B. 一位诗人
C. 一种植物
D. 一种乐器
诗人对“秋色”的描述主要体现在:
A. 寺庙的红叶
B. 江水的波澜
C. 松林的宁静
D. 诗句的韵律
“莫讶为郎贪佛日”中的“佛日”主要象征:
A. 官场的光辉
B. 对信仰的向往
C. 自然的美丽
D. 生活的繁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与《高座寺》相比,王维更加侧重于表达孤独与宁静的哲理,彰显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通过对《高座寺》的深度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艺术追求,也能够激发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