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0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2:47
正月三日同诸公蒋词游宴
半山亭树影参差,帝里风烟开古祠。
芳社自宜彭泽酒,后湖兼胜习家池。
坛前松列停云盖,岩曲梅抽带雪枝。
孟月即看迟景丽,阳春已入郢歌词。
在正月初三,我和朋友们在半山亭游玩,树影交错,显得格外迷离。帝都的风烟中,古老的祠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香社的酒本就适合彭泽那样的雅士,而后湖的景色更胜习家池。坛前的松树如云盖般高耸,山岩间的梅花在雪枝上探出头来。孟春时节,景色正好,阳光下春意盎然,诗歌的韵律在郢地流淌。
蔡汝楠,明代诗人,字士华,号石庐。生卒年不详,生活在明末,主要以诗词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此诗作于正月三日,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诗人与友人游览山水,互相吟咏,情景交融,表达对春天到来的欢愉与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正月初三游玩的快乐时光。诗的开头描绘了半山亭旁树影斑驳的景象,给人以悠然自得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帝里风烟开古祠”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对古老文明的追溯,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敬畏。
“芳社自宜彭泽酒,后湖兼胜习家池”,这两句突出了诗人的雅趣与高洁的志向,彭泽酒的提及使得聚会的氛围显得更加欢愉与文雅。而“坛前松列停云盖,岩曲梅抽带雪枝”则利用了自然景物的对比,突显了梅花在寒雪中绽放的坚韧与美丽,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最后两句“孟月即看迟景丽,阳春已入郢歌词”不仅总结了游玩的美好感受,也揭示了时光的流逝与春天的来临,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整首诗在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半山亭树影参差
描绘了半山亭的树影,交错而模糊,营造出一种悠然的氛围。
帝里风烟开古祠
反映了城市的远景,古老的祠庙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
芳社自宜彭泽酒
彰显了诗人与朋友们的品位,彭泽酒象征着高雅的饮酒文化。
后湖兼胜习家池
进一步描绘了美丽的湖泊景色,表明后湖的美丽甚至超过了习家池。
坛前松列停云盖
描绘了在松树前的景象,云雾缭绕,增添了神秘感。
岩曲梅抽带雪枝
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雪中探出的情景,象征着坚韧和美丽。
孟月即看迟景丽
指出春天的到来,景色愈加美丽。
阳春已入郢歌词
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已然进入,诗歌的韵律也随之流畅。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游玩的美好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雅致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彭泽酒”是指哪个著名的诗作?
诗中提到的“孟月”指的是哪个季节?
“阳春已入郢歌词”中所描绘的是什么?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这首诗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情感深邃,意象丰富。
《静夜思》:李白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蔡汝楠的春游相对比,前者更显孤独,后者则是欢乐的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