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田明府归终南别业》

时间: 2025-07-27 12:01:11

诗句

故园此日多心赏,窗下泉流竹外云。

近馆应逢沈道士,

比邻自识卞田君。

离宫树影登山见,上苑钟声过雪闻。

相劝早移丹凤阙,不须常恋白鸥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2:01:11

原文展示:

送田明府归终南别业
作者:韩翃 〔唐代〕

故园此日多心赏,
窗下泉流竹外云。
近馆应逢沈道士,
比邻自识卞田君。
离宫树影登山见,
上苑钟声过雪闻。
相劝早移丹凤阙,
不须常恋白鸥群。

白话文翻译:

今天在故乡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窗下的泉水流淌,竹子外面云雾缭绕。
在附近的馆子里,应该能遇到沈道士,
彼此早已相识的卞田君也在附近。
离宫的树影在山上可见,
上苑的钟声穿越了雪景传来。
我们相劝早日迁居丹凤阙,
不必总是留恋那群白鸥。

注释:

字词注释:

  • 心赏:心中欣赏,感到愉悦。
  • 泉流:泉水流动。
  • 竹外云:竹子外面飘浮的云。
  • 近馆:靠近的馆子,指隐居之处。
  • 道士:道教的修道者。
  • 卞田君:卞田君是诗人所熟识的朋友。
  • 离宫:指宫殿附近。
  • 上苑:皇家园林。
  • 丹凤阙: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栖息地。
  • 白鸥群:象征着闲散、自由的生活。

典故解析:

  • 丹凤阙:在古代传说中,丹凤阙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一般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
  • 白鸥群:白鸥在诗中常常象征纯洁、自由,诗人用其对比世俗的羁绊,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翃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以清新自然的山水诗著称,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朋友田明府归隐之际,诗人借此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风气。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故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开篇“故园此日多心赏”直接表明了诗人对故乡景色的喜爱,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泉水的流动和竹外的云雾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恬静而悠闲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提到沈道士和卞田君,暗示着在这片旷野中,友谊的珍贵和隐士生活的乐趣。离宫的树影和上苑的钟声又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美丽,特别是“过雪闻”的描写,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最后两句则转向劝诫,诗人希望朋友能早日迁至理想的丹凤阙,而不必留恋于世俗的生活。诗中对理想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事物的淡然处世,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核心,表现出唐代士人追求超脱的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园此日多心赏:今天在故乡,心中充满了欣赏的情感。
  • 窗下泉流竹外云:窗下的泉水流淌,窗外的竹子映衬着流动的云。
  • 近馆应逢沈道士:在附近的馆子里,应该能遇到沈道士。
  • 比邻自识卞田君:我和卞田君是相识的朋友。
  • 离宫树影登山见:离宫的树影在山上可见。
  • 上苑钟声过雪闻:上苑的钟声穿越雪景传来。
  • 相劝早移丹凤阙:我们相劝早日迁居理想的丹凤阙。
  • 不须常恋白鸥群:不必总是留恋那群象征自由的白鸥。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窗下泉流竹外云”与“离宫树影登山见”。
  • 意象丰富:使用了泉水、竹子、云、树影、钟声等意象,营造出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
  • 隐喻与象征:丹凤阙象征理想生活,白鸥群象征自由与闲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世俗事物的淡然态度,体现了唐代士人重情重义、追求自由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水:象征灵动与清澈,代表自然的宁静。
  • 竹子: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诗人的气节。
  • :象征自由与变化,代表诗人的心境。
  • 树影:象征岁月的流逝,映射人生的无常。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悟,带有一种哲理的意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丹凤阙”象征什么?
    A. 自由的生活
    B. 理想的隐居地
    C. 繁华的都市
    D. 忙碌的世俗生活

  2. 诗的开头“故园此日多心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喜悦
    C. 愤怒
    D. 无奈

  3. 诗中提到的“白鸥群”象征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忙碌生活
    C. 自由与闲逸
    D. 忍耐与坚持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终南山》——王维
  • 《山中问答》——贾岛
  • 《隐居赋》——阮籍

诗词对比:
《终南山》与《送田明府归终南别业》均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终南山》更加强调自然景观的雄浑与宁静,而韩翃的作品则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文学与人生:唐诗的处世哲学》

相关查询

洞仙歌 洞仙歌 冬至夜,书所见 洞仙歌 洞仙歌 题易安填词图 洞仙歌四首 其一 洞仙歌 壬子苏城元夕 洞仙歌 题魏佩芬世妹“花雪婵娟图” 洞仙歌 用坡公韵 洞仙歌五首 其五 洞仙歌·丁香橄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诃问 扬威耀武 片长末技 机思 撮抄 善书不择纸笔 印鼻 包含弱的词语有哪些 青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曲意承奉 龜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山头说到菁底 缶字旁的字 盒子炮 包含扣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