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1:4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1:41:22
奉和皇甫百泉玄武湖供事
作者:蔡汝楠 〔明代〕
解说澄湖上,高斋拟石渠。
九州分职贡,万户入图书。
常侍传符后,郎官对草余。
绨缃随处满,人吏此中疏。
积水神龙泽,青莲太一居。
鸟啼喧静院,云暖护幽墟。
式重思周典,先收忆汉初。
不知供事日,仰止意何如。
在清澈的湖面上,遥望高斋似乎要与石渠相媲美。
九州的贡品分门别类,万户的书籍汇集在这里。
常侍的传令符在后,郎官在草稿上对照余文。
绨缃的纸张随处可见,官吏在此中疏理文书。
积水汇聚成神龙的泽地,青莲则栖息于太一之境。
鸟儿在宁静的院落中鸣叫,暖云环绕着幽静的地方。
我常常想起周朝的典章,回忆汉初的盛况。
不知这供事的日子,仰望天空我的心情又如何呢?
蔡汝楠(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精于诗词和文论,作品多具理性思考和情感抒发。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哲理与历史感。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文化繁荣、文人交往密切之际,诗人以玄武湖的供事为题,表达自己对于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文人雅士的情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文化场所,展示了对历史典章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头几句以清澈的湖水和高阁的景象引入,给人一种宁静而又高远的感觉。随着诗句的推进,描绘了九州贡品和书籍的盛景,显示出文化的繁荣与交流。
中间段落提到常侍和郎官,反映出当时官场的繁忙与文书处理的复杂,而“绨缃随处满”的描写则暗示了文人生活的丰富多彩。后半部分转向自然意象,神龙泽和青莲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诗人一种超然的精神追求。
最后两句“式重思周典,先收忆汉初”则是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思,表现出对传统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文化的厚重感,也有自然的轻盈之美,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丰富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文化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思考,最终引发了对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刻反思。
诗中提到的“九州”是指什么?
a) 现代城市
b) 古代对中国的称呼
c) 一种动物
“绨缃随处满”中的“绨缃”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纸张
c) 一种植物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a) 湖水、青莲
b) 山川、江河
c) 田野、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