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捣练子 咏霜》

时间: 2025-04-27 18:49:42

诗句

孤月上,夕风微。

忍得寒生玉粟肥。

征雁千双空里过,可能带得向南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9:42

原文展示:

孤月上,夕风微。忍得寒生玉粟肥。征雁千双空里过,可能带得向南飞。

白话文翻译:

在孤独的月光下,微风轻拂。忍耐着寒意让玉米更加饱满。成群的雁阵在空中飞过,或许它们能带去南方的消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孤月:孤独的月亮,指月亮高悬在夜空中。
  • 夕风:傍晚的微风,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
  • 忍得寒生:忍受寒冷的侵袭,形容在寒冷中仍然能生长。
  • 玉粟:比喻玉米,形容其丰收的样子。
  • 征雁:指归雁,象征着迁徙和离别。
  • 千双:成群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
  • 可能带得向南飞:可能带去南方的消息或情感。

典故解析:

  • 征雁:在古诗中,雁象征着远行和思念,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年-1692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精通诗词和哲学。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淡雅,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创作于明末清初动荡的时代,王夫之在此期间经历了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困惑,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捣练子 咏霜》以清冷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冬季节的自然景观。诗歌开头通过“孤月上,夕风微”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夜晚氛围。接着“忍得寒生玉粟肥”,不仅表达了玉米在寒冷中仍然能够成长的韧性,也隐含了对生活中艰难环境的适应与坚韧。

“征雁千双空里过”,描绘了成群的雁阵飞过,给人一种孤独感,同时也寓意着人们对远行和归属的思考。最后一句“可能带得向南飞”则引发了对南方温暖的向往,隐含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过去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月上,夕风微:描绘夜空中孤独的月亮和微弱的晚风,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忍得寒生玉粟肥:在寒冷中生长的玉米,象征着生命的韧性与坚忍。
  3. 征雁千双空里过:成群的雁飞过,表明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4. 可能带得向南飞:表达了对南方的向往与希望,暗示着对温暖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玉粟”比作坚韧的生命。
  • 对仗:如“孤月”与“夕风”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拟人:赋予雁以情感,表达离别之苦。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现了对生命韧性、对离别思念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向往,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月:象征孤独与宁静。
  • 夕风:代表着温柔与寒意。
  • 玉粟:象征生命的坚韧。
  • 征雁:象征离别、思念和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月”形象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A. 表达孤独
    • B. 代表温暖
    • C. 描绘夜景
    • D. 以上都是
  2. “征雁千双”中的“征雁”指的是?

    • A. 归来的大雁
    • B. 旅行的鸟
    • C. 迁徙的鸟
    • D. 以上都是
  3. 全诗的情感基调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 A. 对自然的感悟
    • B. 对生活的思考
    • C. 对未来的希望
    •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D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对比王夫之的《捣练子 咏霜》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通过夜景营造出宁静的氛围,但王夫之更强调自然的坚韧与生命的力量,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清诗词选》
  • 《王夫之诗文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二色梅 满庭芳 山塘泛舟 满庭芳·喜镇龙藩 满庭芳 其一 山怜 满庭芳(代乡老众宾报劝) 满庭芳 对菊 满庭芳 国庆夜步 满庭芳·和纫诗南楼惜别均 满庭芳五首 其五 满庭芳 呜鹤余音卷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临敌易将 聿字旁的字 火山汤海 宛转绳 演播 漩洄 反犬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解下 裁截 归老菟裘 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名垂后世 火字旁的字 衣带之水 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